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万全(4-19第一更) (1 / 3)
烈日当空,两人四马在官道上疾驰而过,扬起了细碎的黄沙。官道两侧山峰连绵、参天古木耸立云霄。但凡常在外走动的人,此刻无不绷紧了弦,生怕两侧的山地冲下山匪,将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他们坐下的马匹乃一等一的好马,即便驮着人,也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飞快的掠过这山行险要之地。
及至冲出山口,顿时豁然开朗。碧空之下,远处隐见山峦起伏,近处平地一览无余。即将收获的冬小麦在风中摇曳,形成了连绵不绝的金色波浪。麦田的清香随风飘来,一股由衷的喜悦之情从心中升起。丰年大吉!
二人暂停,换马,继续狂奔。直至西山日迫、暮色苍茫。随着一声绵长的“吁——”声,二人四马即刻停止了下来。这二人正是楼英与靖南伯的家将岑正祥。
一整日的长途奔袭,此刻已是人困马乏。楼英跳下马,借着最后一丝天光,眺望着前方巍峨的城门。黄褐色的城墙足有三丈五尺之高,再加上城楼,尤其的雄浑厚重!同样高耸的城墙向两侧延展,一眼竟看不清尽头。城门上下人影晃动,不一时,一盏盏的火把亮起。那火把好似尺子比出来的一般,整整齐齐的照耀着这一方天地。便是长于京中,见过天家气象的楼英,都觉出了一股万钧之气势!原来,这就是九边之首的万全!
岑正祥双手抱胸,看着高耸的城门,眼里闪过了一丝怀念。他虽不曾来过万全,可九边重镇自有远别于京中的辽阔硬朗。站在城门之下,能感受到人畜之渺小,亦能感受到天高云阔。
“走吧,我们在城外歇一宿,明日进城拜见总兵。”岑正祥道。
楼英无异议,跟着岑正祥往外城的客栈走去。万全镇驻军足有十二万,连带着这些军户的家属并来往的行商,城内外活动的人不知凡几。外城没有宵禁,整个街面熙熙攘攘,比起京中节庆之时都不遑多让。客栈里亦是人头攒动,店家忙的脚不沾地,来回穿梭着招待各路客人。见了楼英二人,态度不算轻慢亦不算热情的招呼了一声,十分利落的安排了间不好不坏的房。
这几日楼英与岑正祥都是这般过来的,刚开始养尊处优的楼英很是不惯如此粗糙的环境。不过人是苦虫,福也享得、罪也受得,不出几日便能在跳蚤横飞的床铺上倒头便睡,哪怕被咬的浑身红疹也休想让他随意醒来。
其实万全与京城仅仅三百多里,以二人四马的配置,一日即可抵达。但杨景澄匆忙离京那日,楼英同样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京城。可万全军事要镇,不是楼英想来便来想走便走的地界,须得有兵部的调令、更得等靖南伯的信送至英国公手中,他们才方便拜见。因此,楼英和岑正祥在京郊猫了好几日,方起程北上。
如今抵达目的,楼英一时又睡不着了。他并非逃犯,只不想节外生枝,故提前避出京中。只消出了城,去哪处皆随意。因此他前几日落脚之处,正是惠慈庵的左近。楼英进不去惠慈庵,但有人的地方,就有金汁党。通过龙大力的关系,楼英寻到了个每日出来倒夜香的婆子,问她打听楼兰的消息。
楼兰在惠慈庵里不好过,他心里早有准备的。可当听到她日日挨打罚跪,又难免心如刀绞。尤其是他预备出发的前一日,楼兰因不服管教,被老嬷嬷罚跪在瓷片上,头顶水碗,日头暴晒。不消半个时辰便中了暑,却是无人怜惜,哪怕烧的满面通红,但凡水碗打落,就是直接一顿鞭子。到此刻,竟是生死不知。
楼英不知道翌日回京之时,他能见到的妹子是活人还是个坟包。可他对此无可奈何。身边的岑正祥早已鼾声大作,楼英强迫自己入睡,以免明日面见英国公时精神萎靡,给人落下个不好的印象。至于楼兰……楼英闭上眼,且看命吧!
五月初十,万全下起了小雨。岑正祥拿着勘合与靖南伯的信物,一路顺利的抵达了英国公游光远办公的正堂。恭敬的磕头见礼,英国公浑厚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免礼。”
岑正祥与楼英纷纷站起,垂首而立。因视线关系,尽管楼英低着头,坐在椅子上的英国公还是看清楚了他的模样。只见他生的细眉长眼,正是京中时兴的清秀长相,当场就被噎了噎。视线挪到了手中靖南伯的亲笔信上,糟心的想是不是每个总兵都离不得被同僚请托照顾子侄的这一遭?靖南伯那厮送个白面书生与我,是嫌老子太清闲怎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