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野心 (1 / 3)
丁年贵很明显的愣了一下,杨景澄笑出声来,看着一脸迷惑的两人,并没有出言解释。无论是前世的记忆,还是此生的经历,都告诉他一个道理,任何时候,能主动出击便不要被动挨打。就如此回他不幸卷入了永和帝与章太后角力的旋涡,倘或畏畏缩缩的不敢动弹,只怕怎么死都不知道。
他自己斟了杯酒,慢慢的喝着。在座三人各有心事,竟是默契的没有刻意找话题来暖场。三人各吃各的酒,各理各的思路,倒也自在。酒杯见底,杨景澄又夹了筷子下酒菜,仔仔细细的品味着那清甜咸香的蒸鲥鱼,心里却是条分缕析的想着最近的纷扰。
一切源自于永和帝的一时兴起。
杨景澄原先不能理解,为何历史故事里的魏征那般讨厌。唐太宗不就耍个鸟儿么?做皇帝的日理万机,好容易喘口气儿耍点小玩意实乃人之常情,做甚么非得逼的皇帝把鸟儿闷死?那鸟儿招你惹你了?
可等自己踏入了朝堂,见识了血雨腥风,方知皇帝的一言一行何其的要紧。无数人眼不错的盯着,随口的一句话,很可能就引得风云突变。就如永和帝对他的看重一般,或许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或许只是用他当做敲山震虎的榔头;又或许仅仅是单纯的看华阳郡公不顺眼,想给他添点堵。结果却害的他左支右绌、四面受敌。
他就似当年唐太宗手里的鸟儿,但凡被皇帝惦记,便难有好下场。是以忠臣难免劝谏皇帝谨言慎行。逼得皇帝闷死一只鸟,挽救的是无数生灵。
初夏阳光正好,不冷不热的天气里,光线从树叶间穿过,在地上撒了一地的光斑,金黄耀眼。细碎的金光中,杨景澄的心平静了下来。就着手中的酒,继续捋着眼下的处境。
总之,永和帝把他架在了高墙上,顺手带走了□□。害他站在上头任凭风吹雨打,时时得小心仔细着别掉下墙头,以免粉身碎骨。不止如此,他同时也把华阳郡公放在了滚烫的铁板上,煎熬。想要摆脱困局,要么他站在墙头,一箭射杀了华阳;要么华阳手起刀落,用兄弟的鲜血浇灭铁板下的熊熊烈火。而永和帝在旁看着,维系着二人的平衡。
“怎么就赶上了这样一个帝王!”杨景澄的心里带上了悲愤。他与华阳皆看清了永和帝的阴暗,但谁也没有说破。因此,华阳让他去联络章家,他便去了。因为这是兄弟二人唯一能够想到,不必自相残杀的方法。
但,兄弟二人同样没想到,章太后根本不按理出牌!若说生死间有大恐怖,杨景澄因死过一回而通透,那四十年来行走于**中的章太后,又岂是被动挨打的性子?她比华阳更主动、更激进!
华阳想借章家的手,让永和帝疑心杨景澄来破局。那章太后便将计就计,索性砸实了此事。因为章太后认为,当太子的不必一定是长乐,可华阳必须死!
用力拉扯着杨景澄的人,从永和帝与华阳,换成了章太后与华阳。此情此景,怎能让杨景澄不生出天命之子的念头?是啊,从未听说过人能死而复生;也从未想过,分明只想逃脱一死,可死亡却孜孜不倦的笼罩着他。
又一杯酒落进了肚里,纷乱的心思渐渐变得清明。
他是宗室瑞安公府的世子,他原该安享荣华、妻妾成群。他并非十恶不赦之人,两世为人亦不曾欺压百姓残害忠良。那么,老天偏让他命途多舛,意欲为何?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杨景澄微闭双眼,心里默默的念出了这句耳熟能详的圣人言。他暂没有一丝一毫的背叛华阳郡公的想法,可名为野心的种子却已然疯狂增长。他想,他明白章太后的目的了。
华阳郡公让他去接触章家,是阳谋。因为对于宦海沉浮几代人的章家而言,多方下注已是本能。长乐不堪大用,他们一定迫切的想要多一份筹码。自己,便是那份筹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