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阳 (2 / 3)
        “析”的春天之神以及甲骨文中那位东方之神“析”,也正是同一个人。

        春天之神,东方之神,析。

        大昊。

        昊,天帝之名。春神或夏神之名。春神名“析”,即羲。而大、太同用。大羲(即伏羲)当然也可以称大昊(大、太二字古通用)。而太昊又可写成“帝喾”。帝喾,又名“帝夋”。

        有一位古帝颛顼,命帝夋运行日月。据《大戴礼·五帝德》,颛顼是黄帝的后裔,又是夏禹的祖父、大鲧的父亲,因此是夏族的祖先。

        颛”通“耑”,具有元首的意义。

        顼以音求之,通于须、需。须、需古可通用。而需就是儒的本名,在古代乃是主持礼乐的大祭师。

        绝地天通。天上天下、神与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涉。颛顼作耑需,亦即首席大祭师。

        颛顼实际上是一位祭师,主管对太阳神的祭祀,并观测日月的运行,正因为如此,颛顼又有号称作“高阳氏”。

        蛇”在上古汉语中,并不专指今日人们所言之蛇。事实上,蜥蜴、鳄鱼等爬行动物,在古代均可称蛇。

        为虺弗摧,为蛇奈何?

        汉儒注:“虺,虺蜴。蛇,巨蛇。”按,“虺蜴”即蜥蜴,“巨蛇”即鳄鱼。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当它只是小小蜥蜴时不予消灭,等它长成巨大的鳄鱼时就将无可奈何!蜥蜴亦名龙子,与鳄鱼幼仔极为相像,故古人有此说。

        就完全可以明了这一点(只是在晚期汉画及隋唐画中,才出现无脚蛇尾的二神形象)。

        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而《山海经》记颛顼的父亲韩流之相:“人面豕喙,麟身曲股,豚止(趾)。”这又是一种猪首龙的形象。1971年发现于内蒙古三里他拉村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其形也是猪首曲股。内蒙古地区是中国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的主要分布地之一,而据典籍记载,颛顼一族原是分布于中国北方的一个部族。因此,这两者的契合恐怕不是偶然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