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惊天夺宝计划(三)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十八、惊天夺宝计划(三) (1 / 2)
        柳亦文简略的将事情描述一遍,但是计划并没有制定完善,这需要事先去现场勘察过。到了下午,大家休息完毕,便一起到了故宫实地察看。

        一清响做好十足准备,依旧忍受不了沙尘暴,以至于在柳亦文耳边喋喋不休地抱怨。大呼小叫,为什么不迁都去南京?听说北京周围有一个二百万人口的贫困带,无论从经济,还是环境来讲,北京这个城市都不适宜做首都了。

        柳亦文苦笑道:“这还好吧!当年我在中东的时候,喝的水里有沙子,吃的饼里有沙馅,拉的屎里有沙粪,就连毛孔里流出来的,也是沙子。这里比那边好多了。”

        一清响啐了柳亦文一口,嫌他说的恶心。

        柳亦文跺跺脚下坚实的砖块,对周围的伙伴们说道:“在我脚底下,就是故宫博物院的地库位置了!”

        “就在这里,我还以为故宫博物院的地库,必然在某个隐蔽的地方。哪知道就在这个露天的太和殿广场下。这好像就是一个只披着纱巾的美女,轻轻一扯,急可以剥光她的衣服。”

        胡乔治不以为然地说道。

        柳亦文冷笑一下,说道:“要是你知道,就在这地下一百米深的地宫,周围是用两千万块长一尺、宽五寸、高一寸的砖块叠垒起来的时候,就不会这么乐观了。”

        胡乔治哈大嘴巴,吃吃地说道:“你,你说什么,两千万块砖石?叠起来,那有多大啊!”

        柳亦文说道:“这还是根据公开的资料推断的。故宫博物院的地库,始建于金代完颜亮时期,最初是为了收藏他的宝物。后来蒙元定都北京,加以扩建。到了明朝永乐年间,进行全新的扩建,由于之后地库一直作为皇家收藏宝物的地方,历来都受到重视。经过数百年的修整完善,才形成今天的地库。光明朝一代,就用了超过一千八百万块砖石垒积,如果算上其他朝代,保守估计超过两千万块。这些砖块,都是上乘的青砖和金砖,以糯米、鸡蛋、石灰和粘土为混凝土黏合,极其坚固。可以说,故宫地库不一定是最严密的地库,但绝对是最坚固的地库。假如你想打洞进去,想也别想,这个地库足以抵挡核武器的袭击!因此我们只有一条路,从正门突破!”

        柳亦文顿了一顿,却没有接着讲下去,而是朝众人招呼道:“来,大家跟我来!”

        原本他们一行人,是从北面的故宫博物院正门进入,一直往南前行,顺利的话,将从**出去,离开故宫博物院。然而柳亦文却领着大家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继续娓娓道来:“建国之初,由于不少珍贵的文物,被蒋中正带走去了台湾,所以就没有必要保存地库,因此其一度遭到废弃。直到一九八二年,经过几十年的精心搜集整理,如清明上河图等国宝级文物,陆续流入故宫博物院的手中,因此急需要一个地方收藏这些文物,那遭到废弃长达几十年的地库,开始值得重视起来。从一九八二年立项,断断续续修建了几十年,一直到了二零零二年,全部工程才得以完工。根据公开的报道表明,此次修建,在地库里面安装了无数先进的仪器,同时将原本砖石结构的地库,在隔上了一层厚达十米的三层全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和四周采取双层围护,确保地面水和潮气不侵入库内,具有防核爆、抗地震能力。虽然存放文物的空间小了不少,但是安全性更加稳固。”

        秦长江和胡乔治的脸变得更加难看了。秦长江脸色不好,是因为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一旦难以执行,历代前辈上百年的心血都白费了。而胡乔治,则是身为一个盗墓高手,被吓住了,暗自嘀咕:“就是去盗秦始皇,还有武则天的坟墓,都比这个玩意容易多了。”

        柳亦文继续说道:“关于地库的入口,虽然公开的报道只是隐隐约约提供说建在某个废弃的遗址上,我经过一番推断,认为应该是在这里――养性殿!”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养性殿不远处,但是早早地被两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身穿黑色西装,拿着步话机的墨镜精壮男子拦住,生硬地说道:“对不起,这里不是对外公开展示的地方,请回去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