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回 羌族崛起西夏胁 如鲠在喉幽云地 (2 / 3)
为了这幽云十六州回归,绞尽脑汁的不计其数。
在赵匡胤之前,北周柴荣于959年,率军攻辽,水陆两路并进,一个多月内势如破竹收复瀛、莫、宁三州,本来眼看胜利在望,结果阎王爷不帮,平地一声雷,柴荣一命呜呼,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赵匡胤进行封装库。
又过了几十年,也就是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幽州,发动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本来开局也不错,也可以一决高下,结果遇上了辽国强悍的女政治家萧太后。这萧太后用兵如神,赵广义也是平地一声雷,中箭受伤了。
嚎嚎,群龙无首,朝堂上下大惊失色,只能退兵回朝,宣布北伐失败。
又过了18年,就是1004年,赵匡义儿子宋真宗的部队抵达澶州北城,进行了一场胶着战,后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交钱了事。也就是我们说的澶渊之盟。
虽然之后宋朝和辽国都好好地各不侵犯,但是大宋心里始终惴惴不安,一颗石头堵在心头,一把利剑悬在头顶,一堆的针毡坐在屁股下面。
因为你没有威胁辽国的资本啊,而人家辽国有威胁你的资本。可以说收复不了幽云十六州,被北方铁骑踏遍国土那是迟早的事情,神仙也救不了。
西夏,是羌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
包括辽国都不能说是外族,应该是中原移民。
1038年,有一个叫李元昊的在兴庆府(今银川市)称帝建国。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共和国南部的广大地区。与北宋、辽平分秋色,鼎足而立,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大西北。”
由于是游牧为主,经济一直很薄弱,与北宋的摩擦侵扰连续不断,也是为了获得粮草补给。
这对北宋西部带来的国防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北方幽云十六州落在契丹之手,南部交趾国(今越南)藩王李氏时常骚扰。
真的是腹背受敌,不得安生。
宋仁宗时期,每当和西夏交战,辽国就会趁火打劫,以各种理由索要更多的银两,说什么:“如不满足,就要挥师南下。”敲诈和勒索,那是家常便饭。
两次大规模战争,大量的财富被无情消耗。到了神宗手上,国库空虚,积贫积弱之势是越演越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