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掌 士气 (3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八掌 士气 (3 / 7)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是时先公中流矢,得归朝人参议马观国万金良剂,即裹创巡城,士气鼓作,卒保一城生聚。”

        明高攀龙《答袁节寰中丞》:“今天下难联者人心,难得者人才,难鼓者士气,得老公祖(袁可立)一点真精神不难矣。”

        一支士气高涨的军队,就好比青年一样,即便前面艰险重重,他们也不惧,这披荆斩棘,无所畏惧,但是没有士气的军队,这支军队就已经死了,即便他们上了战场,这充其量也就是当当炮灰而已

        为什么开仗之前,大将们都会先单打独斗,其实这也就是鼓舞士气

        这粮草被袭击的事情,这些士兵不一定知道,但是知道也就是迟早的事情,而一旦知道了,士气一定大受影响,如此一来,面对高高的城墙,他们又如何能攻克,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支援,也知道这即便冲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平添亡魂而已,那些士兵又如何又勇气去面对?

        所以,下面的将领在知道粮草辎重的被毁的情况下,要是急于攻打这里的话,他们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只要能攻克,但要是一个爱惜自己士兵性命的将领而言,他或许会选择坚守

        不过现在他们应该是迫切的想要拿下济南,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后面,士兵的生死和胜利而言,明显后面重多了,至少在他们的心里,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枯,无数的名将的背后,代价却是无数士兵的姓名

        这是唐代曹松《己亥岁》中的诗句,诗句中如此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虽说这仅仅是描写这是描写安史之乱后的战争战乱殃及江汉流域,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现实。只可惜这种原本无乐可言的艰辛樵苏之“乐”,如今也不可复得。“一”与“万”、将军荣与“万骨枯”强烈对比,令人触目惊心。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都无不体现着一将功成靠的都是无数鲜血与生命所铸成的。

        回望历史,又有多少名将,世人最后也仅仅只记住他们的名字而言,却没有人会记住那些那些逝去的士兵,白起被成为杀神,因为长平之战他坑杀了三十万的赵军,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世人感叹中却忘却了那些同样没有能过乌江的江东男儿……

        其实,这很多

        在无数人的眼里,士兵也仅仅是刀剑而已,而且非常的廉价

        所以现在董于对于此颇有感慨,赢得胜利的代价就是满地的尸骨,无论己方的,还是敌方那种所谓的兵不血刃的情况其实非常难看到。

        旁边的将领也明白这一点,如果说昨天的进攻还如大姑娘上轿,扭扭捏捏的话,这即将到来的一战,势必就是原形毕露,最猛烈的进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