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战前布局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九章 战前布局 (5 / 6)
        这个时候,峨眉山的雪芽其实知道的人很少,也并没有什么西葫芦就,碧螺春之类的出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产量稀少,而且巴蜀之类的货物不以运送出来,同时栽种这些茶叶的也都是峨眉山的一些和尚,所以尽管品质不错,却很少流出来,被外人所知。

        没有想到这王忠这一点倒知道,王钰还是有些意外的

        王忠看看这杯里的茶叶,外形扁平光润,挺直秀丽,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香馥郁,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叶底嫩匀。

        在闻闻这味道,更是清香宜人,当下感叹道:“这茶咱家也是很久之前喝过,所以也就念念不忘,而且也还记得这苏轼当初这样写过:我今贫病长苦饥,盼无玉腕捧峨眉,还有陆游也说过: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镶顾渚春却没有想到居然还能喝到,实在有些意外了”

        说罢,这又浅浅的喝上了一口

        王钰则拍拍手,很快,这下人便捧着一个锦盒走了过来,王钰接过来之后放在了王忠的面前,道:“下官这样也知道公公对于这茶那是情有独钟,所以这次有人如川办事,便也让他们带回来了一些,而且这是清明前三天开采,是雪芽中的极品,还望公公笑纳”

        这王忠是皇帝身边的太监,什么龙井,碧螺春之类的,那都喝腻了,送这些茶即便很贵,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倒是这产量稀少的峨眉雪芽却有足够的吸引力

        这峨眉山山势雄伟、风景秀丽,而这茶树便也长在了一千多米以上的白水寺,清音阁,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翠竹茂密,茶树生长十分适宜,峨眉雪芽外形扁条,两头尖细,形似竹叶;内质香气高鲜;汤色清明,滋味浓醇;叶底嫩绿均匀。用于制作雪芽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十分精细。一般在清明前3~5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适当摊放后,经杀青、三炒三凉,采用抖压、带条等手法,做形干燥。使茶叶具有扁直平滑、翠绿显毫,形似竹叶的特点;再进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观,内质十分优异

        除此之外,这峨眉山茶于佛道两家的渊源甚长,茶之兴盛,随世而进。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因为长时间的坐禅容易使僧徒们疲倦、困顿,而茶因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因此成为最理想的饮料。峨眉山茶早在晋代就很有名气。据《峨嵋读志》载:“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终甘,不减江南春采。”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而佛教又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更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茶道的灵魂。品茶无我,我是清茗,清茗即我。高境界的茶事活动,是物我两忘的,一如庄周是蝶,蝶是庄周。而峨嵋山茶正是这清茗之。

        王钰如此的懂事,这也让王忠心里非常的满意,点点头,道:“那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次来,咱家也来代皇上来传话的”

        王钰一听,立即正色道:“公公请说”

        王忠则道:“皇上的意思是,在北征期间,这厂也就交给留守在京城的御林军保护,原来的那些军队则撤出,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这厂址当初选择的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只要守住前门,即便是千军万马那也会非常不容易攻克,更何况为了保护这些,也修建了不少的坚固的工事。至于镇守的这里的军队,则也是普通的军队,也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于这些兵士同样也要求,则不许接近厂区,他们的任务就是驻守在门口,不许后退一步,至于里面的防御是来自王钰自己挑选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