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汝南袁氏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61.汝南袁氏 (2 / 4)
        “周氏这般表现,这个孝廉实至名归。”杨延寿忽地伸手拍了拍袁昌的肩膀,说道:“子义,你的才干不在周嘉之下,前途也将不逊于他,努力!”

        袁昌暗暗在心里腹谤杨延寿滑头,只给他隐隐的希望,却没有明确的承诺,表面上却诚惶诚恐,起身施礼道:“下吏能为太守效力,不负太守的信任,便已心满意足,怎么敢奢望别的呢?”

        汝南郡的迁徙名额定了下来,两个月后,齐氏和周氏便要迁徙长陵。可只过了半个月,齐太公就死了。

        齐太公今年七十一岁,在那个年代属于高寿者。这次迁徙之事,让他一股火出不去,直接病倒了,病中一直在骂穆氏无信,明明说好了不互相推举,还是拉了齐氏来挡灾。

        齐氏的田宅产业甚多,却要在两个月内处理完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定是要压价处理的了,可是依旧没什么买主。因为自从迁长陵令出来之后,民间突然出现了一股卖田潮,使得田价更低。想必豪强们都看明白了,田多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官府才有这么大的能力接收这些产业,当然官府买田一定是低价收购,齐氏与周氏之田大都被官府收了去。

        这么大的损失,说不心疼是假的。齐太公原本就病着,这下子病势愈发沉重,竟然一下子呜呼哀哉了。

        齐太公的孙子齐宏性情刚烈,因祖父死得窝囊,心中不平,将这股怨恨加在了推举齐氏的穆氏头上,竟纠集了一些豪侠之士,去穆氏门口逡巡,寻机杀死了两名穆氏子弟,其中一人是穆氏宗主的长孙。

        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郡里的贼曹掾就出自穆氏,当即带着差人去齐氏府上捉拿凶手,而齐氏也很强硬,竟然拒绝官差入府拿人。

        当时这些豪强都是有自己的武装的,动辄成百上千人,郡县的几十个差人到了人家的地头上,根本就不是对手。贼曹掾见敌不过,只好回到郡里,添油加醋地向太守禀报,说齐氏因迁徙之事,对太守有怨恨,不服官府管理,纠集党羽,图谋不轨。对付这种刁民只能动用军队,那意思竟是要将齐氏灭门。

        杨延寿是个人精,岂能被他几句话唬住?如今因为迁徙之事,折腾了半个郡的豪强,家家都憋着一口气,只是没处发泄。眼下他们的怨恨都对着别的豪强,官府处于一个中立的地位,正可以坐收渔翁之力,加强对豪强的掌控。

        齐氏原本是迁徙对象,受了委屈,豪强们免不了兔死狐悲,对齐氏颇有些同情,如果官府因为豪强内部矛盾灭了齐氏,那很可能会引火烧身,将豪强的怒火吸引到官府身上。

        杨延寿不傻,虽然当着属吏的面怒斥齐氏刁滑,其实心里拿定了主意要将这件事降调处理。他正想着法子,却收到齐宏派人送来的急信,说是因为贼曹掾是穆氏子弟,他不敢将性命交托在他的手上,才会拒绝上门的官差。齐氏只信任太守,愿服太守之法,如今他马上要来郡里投案自首。

        杨延寿松了口气,心想,看来齐氏还是明事理的,给了官府这个台阶,此事交到太守手上,他自然会依法处置。从概率上来说,齐宏死的可能并不大,因为汉代经常会大赦天下,遇到大赦死罪也能免除。

        皇帝新定天下,大赦天下的可能性更大,齐宏只要吃上一阵子牢饭,等到个大赦,这条命就算是捡回来了。

        何况在当时有一种风气,在所谓的儒家“大复仇”精神背景下,社会对于为亲人复仇而杀人宽容度很高,有的竟然会得到全社会的赞赏。齐宏为祖父复仇杀人还真不一定会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