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绍兴典当,夜访老人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绍兴典当,夜访老人 (1 / 2)
        绍兴府奇遇,长者述身世

        正月二日的绍兴府,正是五九时节。南方的谚语曾言: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意思是五九六九天气开始逐渐升温,柳枝种植的河流开始发芽,万物开始复苏,以此消除冬季的抑郁症。人们也不禁出门看看江边的柳树,又加上江边泛起烟波,如此美景可谓: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徐楷兴和王渊思二人为了将县令那得来的财宝卖出,在到达绍兴府后便和父辈请辞,称去街市看看,买点新年的礼物回家。

        二人来到了绍兴府的民间典当行。王渊思见典当行大门上方挂着“绍兴府福禄典当行”,旁边还挂着“民当”二字,不禁向徐楷兴问道:“为何会有民当二字?”

        徐楷兴淡然一笑,解释道:“自满人称帝以来,朝廷为了满足满人和朝廷官员对宝物的需求,典当行出来了民当、官当、皇当三足鼎立的局面。民当,即所谓各地的地主商人出资开设、经营之民办典当行。官当和皇当则均属官办典当行,但二者也有很大区别,官当由国库出资,户部派人经营。皇当则由弟或满人出资并经营。”

        “说到底,还是满人觊觎我们汉人的宝物,变着法的抢东西罢!”王渊思听罢便撇嘴道。

        “倒也是如此。我们进去吧。”徐楷兴叹了口气,便和王渊思一同进入了典当行。

        一进入典当行,便看见在大门与柜台间隔一块木板,木板后面是典当行的柜台,柜台约莫五尺高【清一尺约31厘米】。

        “为何绍兴府的典当行的柜台为何如此之高,中间还有还挡着高木板?”王渊思见典当行与家乡的典当行布局完全不同,疑惑道。

        此时,柜台门后缓缓走出一个胡子花白看起来年近花甲,穿着马甲的老人,老人正是司理【司理:当铺经理,管理当铺内的财务如筹划资金、增减资本、监督帐目等。】

        司理回复道:“小友有所不知,自南朝以来,典当又叫“朝奉”,正是因为当铺的柜台较高,故后者需要举起抵押品。又因典当行时常有盗贼光顾,故竖起一块“遮羞板”,一来让外人不知交易金额,二来以防盗贼横冲直撞。”

        “原来如此。”王渊思恍然大悟。“老先生请帮我们当十两金子,一年后还。这三副字画和几件珠宝是我们的质押的当物。”

        “稍等。”司理戴上一副眼镜,从王渊思处取来财物,招呼门后的二叔公【在当铺鉴别估价的人】开始估价。

        这时,门外走来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留着较长的发白的辫子,脸庞略显消瘦,身上带有些许酒气的老人。

        王渊思见到老人,面露微涩,向一旁的徐楷兴说道:“这便是那日的老人。”

        徐楷兴听罢,便开始细细打量老人。老人头戴满人的席帽,身着青衫,秃头、小眼、弯眉,瘦精,寒酸相。但老人脸庞波澜不惊,淡定从容。

        这时,二叔公出来,在司理耳旁说了几句。二叔公随即拿出字据等,开始写上当物和当金。向王渊思说道:“按我们当铺的规矩,十两金子每月二分【百分二十】利息,一年后连本带息共还三十四两金子。典当限期过后不偿还则流当品便会归当铺所有。这里签你的名字并按手印。”

        王渊思写下名字并按完手印后,便拿走十两黄金,便与徐楷兴一起出了典当行,二人在附近的巷口,望着典当行。

        而在典当行内,老人拿出一副瘦劲竹子画,这画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在画的一旁写着一首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