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三章 报告编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第十三章 报告编写
  第二卷第十三章报告编写

  2014年7月18日,上村项目正式结束了两年以来(在我来之前已经经过了一个年度的工作)的野外工作,转入室内整理。可是回来的时候只剩下我和李工两个人了,小马哥已经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的队伍,远离了地质行业,作为一个城里人而生活了。

  撤场收点的时候我们的东西装了满满一卡车,正应了“一个地方待久了就是家”的老话。项目几乎就成了我的家。从学校毕业就一直待在这里,所有的随身物品几乎都在这里了。坐上卡车,从国道一路颠簸而回。不知道如何去描述那样的心情,简单来说就是我觉得应该要有一点特别的感情,只是我却累得睡了一路。

  在那个地质行业繁荣的时期,对于在南方搞传统地质的人说,不在野外工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项目正在设计阶段,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另一种是一个项目野外工作刚刚结束,正在写报告。

  而此时的我就是处在第二种情况。别看转入室内工作,其实对于在野外自己分配时间习惯了,我们这类人并不适合突然转入朝九晚五的日子。况且这个日子并不轻松。

  写地质报告并不是单纯的写出文字材料。它包括对野外工作进行系统整理,整合化验报告,选择合适方法计算矿体,清绘各种各样的图件,算储量,形成文字材料等等一系列工作。每一个步骤都关系到下一步的工作,如果有一个数据出了问题,那么你要追溯到一系列相关的数据。

  那个时候的我其实算是小白,基本上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特别是上村项目的化验结果还有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大家都拿不准突兀出现的矿体如何圈连;然后还出现了一些矢量化的地形地质图初始绘制的问题,这是从项目一开始制图的时候就埋下来的隐患,这也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项目没有人熟练制图的问题。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特别是最开始错的竟然是第一步。当发现有问题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整图变换,工程裁剪,工程投影,文本子图缩放……午饭都不想吃了。

  总之在工作上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很多时候会显得手忙脚乱。但是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那段时间也是我对地质工作的一个深造过程,特别是我开始对自己的制图能力自我感觉良好,能在不同的方法里融会贯通,然后找出合适自己的。

  当很多事情堆积在一块,人们大概会有两种心态吧。第一该是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得过且过,另一种是些许迷茫后认准一个方向咬牙直冲。我想我是属于后者吧,但又有些许不同,在这往前冲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人和很多事的影响,人会感到没落或是鼓舞或是欣慰……

  另外在报告编制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地质工作上的一些不足,又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薄之见吧。

  首先是大家的标准不统一,这个在图件绘制上特别明显,用什么样参数的线条、图例等等;其次是对于一个具体内容的看法有时候分歧很大,有人会质疑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否经过地质行业所谓“技术处理;矿体该怎么连,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或许地质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各种争论的行业吧。

  不管如何,我的报告编写工作就这样持续了大约两个月。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