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6章 发配军前 (2 / 10)
年轻一辈的新晋当中,林三洪算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无论是在湖广还是扬州,都做出了不小的成绩。虽然做事不怎么沉稳,喜欢一些旁门左道,只要历练几年,还是能够出来独当一面的。但是这个林三洪的忠诚似乎有点问题,这也是朱林不肯放手提拔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皇帝,在用人方面最优先考虑的就是臣子的忠诚。林三洪这个人对朱高煦是没的说,但是对于朝廷对于皇帝,能不能象对汉王那样。保持高度的忠诚之心,就很难说了。
虽说皇帝和汉王是父子,对汉王忠诚就算是对皇上忠心,可这里头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要不是因为这一点,朱林早就下定决心要提拔林三洪了。以林三洪做出的成绩。调到京中肯定会安排到部司衙门,稍微历练几年至少也是个三品。若是放到地方,这种因功而升的官员基本就是个集台级别的了。
但是朱林没有这么做。
现在提拔林三洪对朱高煦的助力太大,为了全局的考虑,也要先把此事压一压,最起码也要摆正了林三洪的心思,才好做出后续处理。
年轻人嘛,也没有见过多少阵仗,以朱林的手段,恩威并重之下,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把这个年轻人收拾的服服帖帖,到时候就可以放手大用了。
估算这时间,林三洪的扬州知府任期也快满了,朱林这才出任命:“林三洪勤政地方,才堪卓著,特准为军前参议”
参沁接到朱林旨意之后,林三洪有点哭笑不得了。
参议这个职务完全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只有参议的职能,却没有做主的权限,打个。不太欠当的比喻,有点象后世的议员,是在中书省任职。也算是朝堂官员了。可早就朱元障还是吴王的时候,就解散了参议府。洪武年间,更是把中书省给抹的干干净净,所谓的参议连个上班的地方都没有。和谁参合谁议?
参议府和中书省虽然早就没有了,可参议这个官衔还在,只不过已经大不如前。早年的参议好歹也是三品大员,可现在,,只不过有这么个名号,从根本上来说,这个三品大员的官职只是暂时性的,根本就没有权利,与其说是官员还不说是皇帝的私人顾问。
朱元障解散了参议府之后,若是有什么问题,还是会召集一些“参议”从那个时候开始,参议就成了专家或者顾问,已经不在正式编制之内了。所以这个参议根本就不算是正式官员!
至于那个产部侍郎,旧灶不其实不错,也很对口六因为林二洪在扬州做出了成绩照部安排一个职位似乎很合理,尤其是这个侍郎衔,已经是三品了。从四品的地方官一下子跳到户部侍郎的位子上。等于连升了好几级”
最大的问题在于领衔这两个字。
大明朝的领衔和实授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明朝的爵位制度自洪武后期生了很大改变。非宗室子弟很难获得爵位。尤其是文官,想要得到爵个的话除非是做出了特别突出的成绩,在退休的时候朝廷会拿出领某某衔作为赏赐,这个有点类似于爵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