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皇帝也缺钱 (3 / 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 皇帝也缺钱 (3 / 11)
        朱橡很适时的表彰了几个藩王,称其为天下表率”,

        因为边王制度和太祖皇帝创立的卫所制度,可以让大明朝轻易聚集起海量的人马,单纯的从兵力来讲,朱橡手中并不缺少北伐的武装力量,关键还是钱!在这种大规模的战略级军事行动中,什么阴谋诡计什么神机妙算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说到根子上还是大明王朝和北元残部在国力这个层面上直接较量。太祖朱元樟在位的时候,数次北伐,无一不是倚仗国力强盛。每一次胜利都是用银子和物资堆砌出来的。

        打仗打的就是银钱,比的就是粮秣。

        如此大规模的劳师远征,只要后勤充足,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胜负完全可以用国力和人力上的巨大优势来掩盖住。

        前一次北伐所需就是出自国库,如今大军虽然撤下来了,可依旧有十余万的大军囤积在军事”一,几附斩,后方怀在做更大规模的军事调么多军队,引…阵前厮杀要钱,也不提往来调动的开销,就是呆在原地不动,人吃马嚼器械保养等等,每一天都有不少的银钱填进去。若是那些寡民的效果,根本就不用打仗,直接就被这样规模的军备给拖垮了。

        因为这是朱林第一次御驾亲征,又有上一次的失利在先,不好直接舁征税赋,可钱财粮秣又必须从地方上积蓄起来,就只能用非行政的手段来办理了。

        各级官吏的报效银子就成了主要的收入渠道。

        皇帝要去前线打仗了,下边当官的就是再没有良心,也应该出钱出力吧?

        嫡长子朱高炽出了三十万两,让朱林大为欢喜,着实的夸赞了几句。

        虽然也知道这些钱是从下边的官吏手中“搜舌”上来的,可只要不犯法不刮地皮,能弄银子上来就是本事。

        紧随起来的朱高煦一下子就报效了六十七万四千两,而且是现银!足足比大王爷多了一倍还有富余!扬州府台衙门报效给汉王朱高煦的银子足足有五十万两之巨,这么多银子就是用车装也需要好大一个车队,要想彻底隐瞒是不可能的。朱林当然知道汉王报效给朝廷的银子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扬州。

        事情是明白着的,以大王爷米高炽的雄厚实力,就是砸锅卖铁,也不可能一下就拿出这么多银子。现银和纸面上的报效数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以朱高煦那点微薄的实力,要不是有扬州在他的后腰上顶着,就是把汉王府拆了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在报效的事情上,汉王朱高煦大大的出了一回风头,受他的影响,大王爷朱高炽不得不咬着牙又追加了四十万两。虽然一时间拿不出这么许多银子,可时间上还来得及,完全可以先打了“白条子”慢慢去凑。至少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朱高煦给比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