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豪霸雄主? (1 / 10)
”…一
朱橡笑着摆摆手,看着林三洪,眼光却有意无意的撇向大王爷朱高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是不是?这样的话联每天都要听到几次。你也不必再说。有心报效不在嘴上。真正用心肯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联会另眼看待。这个《大明国》书文。联已经看了。非真正用心且要胸怀天下眼光深远之人不能作出。煦儿肯用心做事。可他这个人素来急躁不善布局,联知如此宏大之格局必然是受了高人指点,想不到这个幕后之人竟然是你林三洪,难得呀难得”
皇上直接点明朱高煦的缺陷而夸奖林三洪,尤其是当着林三洪的面这么说,似乎有点不妥。
林三洪赶紧作出惶恐状:“罪臣不敢。汉王胸怀者大,非罪臣之小心器可量,”
“你们都错了,联不是在说你。也不是在说煦心,”朱林面色极是凝重的站起身子,一旁坐着的朱家兄弟二人赶紧跟着站起,就听朱捷说道:“此《大明国》书所构建之宏伟大明确实让联心神向往。足令天下英雄辈前仆后继奋勇向前。亦可使我大明成万世不拔之基业。然此等思想联已经是第二次见到了”
第二次?莫非已经有人抢了先机?
要说智慧和胸襟,就算是真的拥有领先几百年的优势,也未必胜得过当世许多人才。但是在眼光方面。林三洪拥有天然的优势。未来几百年的兴衰了然于胸,深知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优势与缺陷。大明初期是个很关键的时刻,历史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明朝的选择是怎么样的林三洪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在这个时候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展壮大。趁着明朝国立在走上坡路的时候彻底解决所有外在的威胁和潜威胁。以版图扩张的形式先制人。在其他民族和外来文明还没有觉醒的时候就将其抚杀在摇篮之中,为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扫清一切障碍。为达到这个目标。即使是穷尽国力也要不择手段的对外扩张。但是,明朝选择的是另外一条固步自封的道路,失去了一个绝好的崛起机余,
林三洪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拥有如此眼光,居然能够隔着几百年的时光洞穿历史。朱株身边有这样的人才?
“承认蒙元为我中华之一朝,进而继承蒙元之疆域,为我大明树立一个百年的目标,这种想法联已经三十多年未曾听闻了。”朱林站立着。眼神之中满满都是向往。仿佛回忆起几十年前的那一刻:“洪武三年,联就藩北平之前。太祖皇帝于联促膝而谈。我太祖皇帝曾言。蒙元实为中国之一部分,虽非我族,却对中原和各蒙古汗国拥有宗主地位。我大明与蒙元争的是正统,因蒙元与大明俱为中央之国的两个部分。此为内战而非是国战
“只不过当时我大明尚无一举荡平蒙元之力,为了积聚人心不得不暂时放弃此目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和朱元璋促膝长谈时候的情景,神色之间的憧憬难以言表:“只可惜当时联尚年幼,无法理解太祖皇帝天大地大的胸怀。时过境迁。今日再见《大明国》书文,猛然忆起太祖高皇之嘱,方才幡然醒悟。明白了太祖所言的传承二字究竟是何等的良苦用心,”
作为开创一个王朝的人物。朱元璋的指挥和对大局的洞察眼光绝对远常人。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试图承认元朝和蒙古各个汗国。而当时的元朝虽然失去了南方的控制。但是依旧不愿意放弃对明朝名义上的宗主权。更不会承认朱明是一个国家,在蒙古统治者眼中,朱元樟等反元势力就是地地道道的乱贼。不管双方打的多么热闹,也不论蒙元和朱明之间互相敌视到了何种程度,事实上双方都没有承认过对方是外国。这就让朱元障看到了机会。曾萌出继承蒙古帝国的想法。只不过当时的明朝不仅比较弱内部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是在理论上,也无法贯彻这种宏观上的战略思想。为了凝聚内部。不得不继续打着驱逐蒙元的旗号。对于当时的朱元璋来说,只有极力打击蒙元才能让初建的大明王朝生存下去,至于大规模的扩张。暂时还没有实力去想。
民间也一直在按照传统上的地域关键理解新生的大明王朝,认为只要把蒙元会草原之上。剩下的地盘就是大明的了。从来也没有想过要继承整个蒙元的遗产,也没有想过草原和大漠甚至是远在子里之外的各个蒙古汗国是不是在大明的传承之内。
即便是现在。大明朝已经日渐强大。并且开始着手解决内部的不稳定因素看起来已经足够强大了。完全有实力一举荡平在草原上朝不保夕的蒙元残部。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