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明生死之迎难而上】(请多支持) (2 / 6)
可是。怎么会冒出这样一句诗词呢?
史载。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在运往大都地途中。文天祥目睹了崖山海战地惨败。心情激愤下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传承千古地诗篇。其中。这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激励着无数地仁人志士奔赴驱逐鞑虏还我神州地战场。用他们地生命谱写了一幕幕铁血史篇。
有人曾说。崖山之后。再无汉人。
此语。过于偏颇。但是。不可否认地是。崖山之后。虽然中华文明地传承并没有断绝。但是。那股在炎黄子孙血脉中流淌地那种自尊、自信、自强却慢慢地淡化。那种杀身成仁地慷慨之气。更是几乎近于断绝。
虽然两宋三百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更是屡受敌辱,常被称之为弱宋。
但全面地看待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在两宋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々业、工商业≈工业乃至人文精神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
汉文明在宋朝时,领先世界,有极强的抵抗精神,可谓国不弱,民更强。
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大军,在弱宋面前跌破了头,流尽了血。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蒙古禽兽大军,长沙岳麓数百名手无寸铁的书生慨然战死。
崖山之后,十多万书生、百姓随着他们的幼岁的国君蹈海而尽,那一具具随波荡漾的尸体,那遮天蔽日的尸体,宣告了汉文明的没落的开始。
宁死不做亡国奴,这就是弱宋下一些连大字都识不得几个的子民最基本的思想,可是这种思想,后世继承的,又有几许人?
崖山之后,再无汉人。
虽然很偏颇,虽然很让人心中无法接受,但是,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时,陪伴在崇祯帝身前的只有一个被当时文人所唾弃的太监,而那群被世人所敬仰的文人则准备沐猴而冠,再立新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