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出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出行 (1 / 3)
        “殿下。”萧衡正在广平王府,听闻太子召见,赶忙前往书房议事。

        “子翼免礼,快坐。”太子吩咐他坐下,心神不宁。

        “殿下可是遇到麻烦了?”萧衡见太子神色那看,询问道。

        太子李亨随即将出征南诏全军覆没的消息告诉了萧衡。

        什么?萧衡听闻心中巨惊,七万人啊,兵可是至少多于南诏兵马,怎么会这么惨败,主将被俘,全军覆没,让他更震惊的是,杨国忠居然隐瞒不报,对玄宗报成大捷,以前只是看历史书知道有些大臣喜欢对皇帝隐瞒战场败绩,谎报战功,没想到他才穿越,杨国忠也干了这事,活生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萧衡瞠目结舌。

        “孤早认为,番邦处于地利,骁勇善战,应徐徐图之,杨国忠这奸贼误国,还欺君罔上,着实可恨。”李亨一掌拍到桌上,咬牙切齿。

        “殿下息怒。”萧衡震惊之余,也只得安慰李亨。现在的大唐,不再是“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了”,败局已定,他萧衡只是个普通人,一腔热血,他也无法扭转这乾坤。

        “孤欲上奏,揭穿杨贼谎言,子翼以为如何?”太子李亨想,欺瞒君上,父亲会不能饶了杨国忠吧。

        李亨准备亲自上奏参杨国忠?萧衡搜索历史的记忆,他不记得出征南诏战败的事,也不记得杨国忠欺瞒玄宗的事,但是记得,杨国忠一直深受宠信,直到安史之乱爆发马嵬兵变被杀,从来没有受到玄宗制裁,也就是说,就算这事玄宗知道了,也无法扳倒杨国忠。因此,萧衡道:“殿下尊体金贵,不宜亲自出阵,陛下深信杨国忠,不一定会责罚杨国忠,属下以为,殿下可以暗中此消息透露给骠骑大将军高力士,由他透露给陛下最为合适。”

        高力士此人,因容貌俊美,入宫后深受武则天喜爱,后又助玄宗平定韦后即安乐公主之乱,因此一直受玄宗青睐,他权倾朝野,是与杨国忠可以分庭抗礼的人物,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李隆基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因而常止息于宫中,很少出外宅。至于欲求依附,想一睹其风采,以期其在君王前讲好话,而输诚竭力的人很多。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皆因此而获将相高位,其余职务获得者则不可胜记。肃宗在东宫时,称其为二兄,诸王公主皆称呼“阿翁”,驸马们称其为“爷”,可见高力士圣眷之隆。高力士现在只忠于玄宗,也不站在太子这一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同情太子的,有几次太子危险,都是高力士在玄宗面前说好话,太子才得以幸免。高力士虽是宦官,但现在是官拜骠骑大将军。

        李亨想了想,让他的“二兄”去说,确实最为安稳,他一直隐忍生存,这个方法最是两全其美了,既不让杨国忠抓自己的把柄,也好看看父皇对杨国忠的态度,因而点头道:“子翼思虑深远,就依子翼的办法。”

        “殿下,属下以为,殿下还可派出一人前往西平,去见哥舒翰将军,说服其上奏建一军,名义保卫疆土,实际所属殿下,以后以防变故。”萧衡又建议道。他不知道这个建议太子会不会采纳,但是太子无名声无兵,就是有个太子虚名,还是要建立他自己的部队,因为乱世到来,玄宗在位的时间不多了,得保证太子顺利登基。

        太子李亨与广平王李俶相视,深以为然。

        “殿下,选择哥舒翰将军的原因,一是其镇守在外,不至于引起陛下疑虑,其二也好探明哥舒翰的态度,让他不再装聋作哑,或是殿下,或是其他人,他必须得做出选择。”萧衡又解释。

        “孤有子冀,胜其他官员百倍。”李亨大喜,萧衡的谋划,正中他的下怀,但叹息道,“可惜孤身边没有能人,孤想不出有何人能完成这个任务。”他想来想去,这个想法极其胆大,不一定能说服哥舒翰,就算说服了哥舒翰,谁能保证他建立的军队,以后会忠于太子,没有非凡才能的人,哪里能够完成任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