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94 天基电网的瓶颈 (2 / 4)
卫星电网不是新东西,科幻化的概念很早就有。
可惜放到母星上有几个大问题解决不了。
太空里激光传输有激光转电后再发射新激光给下个激光能源卫星,和激光反射两个方向。
激光转电不管用光伏还是烧开水,都要造成几乎60%的浪费,真空环境的密闭式烧开水,也高不了几个百分点,明显不能大规模应用。
激光反射其实更困难。
作为一个行星级的太空电网,单激光一千兆瓦已经是下限,如果做成同步轨道3机覆盖全球的方案,往少了算也得100到150G瓦级。
在该能级下,哪怕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能量转为热能,也没有任何冷却方案能保证反射镜长期运行的安全,在人类找到“绝对反射”方案前,不存在实现可能性。
替代方案只能是增加卫星数,降低单激光功率,以现有人类科技,相保证卫星电网长期不间断传输,少说也得三百颗卫星往上。
但电网卫星还是小事,真正的问题是大气本身。
大气不但抵挡着紫外线,它其实抵挡着一切来自外层空间的能量,1G瓦的激光打到地面,也会变成一个几百平米的光斑,剩下的最多不超过1%功率。
激光穿透大气还会有另一个问题,它会导致路径上的气体分子粒子化,粒子化后它们更容易被太阳风带走。
总之只要有大气,卫星电网就一定是假命题。
月球就不一样了,不用组电网,以几颗卫星各自慢慢搜集能量,依序对地面进行单对单传输,没有大气损耗,只在转化时会浪费一波,勉强可以接受。
激光能量平台验证机送去月球轨道,契机不在于月宫的需求,而是经过九月初的太空实验,地面论证后,放弃了一兆瓦的传输方案,改为十千瓦输电。
兆瓦变十千瓦,缩了一百倍,也侧面证明着材料学还有太多不能应付的情况。
激光输电差点就无疾而终,论证时还有人说十千瓦不如微波输电呢,那个转化率还高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