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仙酒分五级 天地神人鬼 (2 / 4)
潘革自然对张懿所说深信不疑。所以这酒庄成立之后一边挖酒窖、建厂房。另一边却在不停地囤积着价格合适的粮食以及米酒。润贤大酒楼和润贤酒庄同属一体,大酒楼那边虽然在疯狂地吸金赚钱。而酒庄这边却是吞金巨兽,疯狂地花着钱。若非如此,众人们的分成也会远不止那点钱。
这酒庄里同样也有一个地方非常神秘,就是蒸馏坊。潘家以前的老酒坊为了取山泉酿酒,本就是依山而建的。现在这新起的酒庄里,张懿命人将这蒸馏坊建在了整个酒庄的最深处。该处背靠高山,唯一的出入口处还设了十几个私兵把守着。严格限制非相关人士的进出。选拔出的进行蒸馏工作之人也远比选拔酒楼里的厨师要苛刻得多。都是些与潘家签了死契的穷苦人。张懿向他们承诺:只要安心在此劳作,最多不超过20年即可攒够自己的赎身钱。届时还会发放一大笔遣散钱。
另外,张懿还优化了一些制酒的流程。
例如对蒸馏的器具进行了些许改良,主要是优化了其密封性降低些损耗。
对蒸馏出的高度酒进行分级:高级些的进行窖藏储存;被优先售卖的是那些相对低级些的酒。口感最差的就不进行销售了。张懿让人对这些酒进行多次蒸馏,制出一种叫做“酒精”的东西留着备用。
最后还有就是勾兑过程。对所有即将出售的酒进行分级勾兑,将最终成酒的品级稳定控制为五个品种,并分别定名为“天仙酒”“地仙酒”“神仙酒”“人杰酒”“鬼雄酒”。
张懿要求五年之内不得出售“天仙酒”和“地仙酒”。仅售卖后三种:“神仙酒”定价九贯一坛,一坛十斤。“人杰酒”定价五贯一坛。而“鬼雄酒”则都分成一斤装的小瓶或者自带容器来打酒散卖,定价约为150文钱一斤。
润贤酒庄自打挂牌开业之后磨磨蹭蹭折腾了小半年后,终于开始正式售酒。酒庄的位置是在黄州城外,但售酒的酒坊却在黄州城内润贤大酒楼对面一间铺子里。当然,润贤大酒楼里也同期开始提供自家产的酒水。
刚开始时,人们对这里卖的酒都不屑一顾。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太贵。别家的米酒也就十几文一斤,而这里的酒即便是**的品种也足足贵了十倍之多。酒庄的酒博士还相当倨傲,面对价格质疑是既不恼怒,也不解释。总之就是你爱买就买,不买拉倒,我绝不上赶着劝你买。
但再贵的东西也总会有人去尝试。结果不出三天,润贤酒坊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每天就那么十几坛,卖完就关门。次日一早会有新酒运来继续售卖。
从此,黄州有了一个地标性的位置,就是这润贤大酒楼周边。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在这附近停留,不是等位吃饭的就是排队买酒的。
围绕张懿开展的这两门生意也逐渐稳定下来,每日都能进账两百多贯。按此速度推算,众人一年左右就可以回本。这还且不算那酒庄内囤积的高档酒。
这让这群出资人刷新了对张懿的认识。虽然他年纪小,但做事却相当老道,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原本是交往疏松的几个家族或组织,却以张懿为核心变得越来越紧密无间。相互间也从无龌龊。“有钱大家一起赚”就是最好的凝聚力!
自从苏轼离开之后算起,一晃已经半年多过去了。在他刚离开之后没多久,却有一件大事发生!官家驾崩了!年仅9岁的太子赵煦继位。新皇年幼,由先皇之母高氏垂帘听政。先皇庙号定为“神宗”。这等大事在朝中肯定是风起云涌,但再大的风云传到黄州这小城也变轻了很多。全城百姓披麻守孝整月,之后也就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了。
张懿推算日子,猜测苏轼应该已经到了汴京。苏轼奉旨去汝州这件事,只有张懿心里清楚:这汝州根本就不用去。神宗死后,高太后这个保守派自然会重新启用同为保守派的苏轼。所以苏轼无论去哪儿,半路都会被召回汴京,然后一路高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