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仙酒宴宾客 巧技聚万金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仙酒宴宾客 巧技聚万金 (3 / 3)
        张懿赶紧谦虚道:“大哥谬赞,此中拙技不值一提。”

        此处插几句。宋代之前,我国所有酒都是低度酒,即便有个别小范围内偶尔出现过高度酒,要么是因为没有掌握真正的方法,要么是当时的传播渠道太过闭塞。总之,直到元代时,高度白酒才被蒙古人带入中国并大范围饮用。

        而提纯白酒这种小技法,对于现代人的知识储备来说确实不值一提。张懿只需把控好两个环节,就可以用手边很方便就能找到的器具得到高度酒。而这两个环节就是:控温的蒸馏和防泄漏的冷凝。米酒里绝大部分是水,其次是酒精,另外还有些乱七八糟的不重要成分,其实就相当于含杂质的低度酒精。而酒精的沸点比水低了20度左右。张懿只需将米酒加热到八九十度,只要不让水沸腾就行。这时候水里的酒精已经开始逐渐气化,脱离米酒而漂浮于空中。剩下的就是让这些气化的酒精瞬间遇冷,再次变为液体并收集起来即可。而这冷凝过程只需一口盛了冷水的铁锅锅底即可实现。气化的酒精遇到较冷的铁锅底会变成液体。然后顺着锅底流到最低点聚集,然后滴下去。

        所以,整个提纯设备就是两口锅。大锅里装米酒,中间飘个小盆儿。然后在大锅上面放上一个盛水的圆底小锅即可。两锅之间如果缝隙较大,那就找些湿布凑合堵一堵就好。大锅加热后,里面的酒精气化后会往上飘,结果遇到了冷锅底后再变成液体酒滴下去,正好掉在大锅中间飘的那个盆里。最后,大锅里的盆里面是高度酒,盆外面是更低度的米酒。

        张懿正要解释上述原理,苏轼却打断他说道:“诸位,苏某今日请大家过来,除尝菜品酒之外尚有一事相求。”

        众人赶紧道“不敢不敢,但说无妨”

        苏轼接着说道:“我与张懿结义为兄弟,我这做哥哥的原本想助他去修文考取功名。怎奈他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却单单意欲从商。起初我不愿随了他,怎奈他各种巧技层出不穷。这从商之计却是相当适合于他。先且不论他舞文弄墨的本领一点也不差。单说这从商之事。诸位今日也见识过了,仅以他现在展现出的才华,若是用来经商会不成吗?怎奈我苏轼今日已是罪谪之人,昔日所积银钱早已消废殆尽。我虽变卖京师祖产欲送他做经商本金,却仍嫌不够。所以,今日邀诸位挚友来敝舍相商,以求诸位恩泽。苏某先代义弟感谢诸位帮衬。”说完便正式向众人鞠躬致谢。

        众人纷纷站起身来,连说不敢。

        只听潘革说道:“潘某家里人在这黄州经营着几家酒行生意,潘某愿意以部分酒行商股换取张兄弟的炼酒密法。不知子瞻兄、张兄弟意下如何?具体成数可随后商议。”

        张懿大喜,刚要作答却被陈慥打断。

        陈慥说道:“陈某愿出八千贯!张兄弟若是帮你那酒肆造酒,我也想参股。不知潘兄可否应允?”

        只听一声轻咳,却见孟震说话了。“这酒行生意属于官营私授,若无官府授权又怎能做大?再者说黄州小地一处何以施展张兄弟之大才?这淮西路转运使大人与我父辈交好。若张兄弟愿意投身这酒行,孟某也愿参与一下。不过,这么多人皆有意愿,何必在潘兄的家产基础上折腾?不若众人合力另起高楼。至于具体如何分这金股、银股、身股等诸事,他日另作打算如何?”

        苏轼喜道:“不错!我义弟曾说过一金句‘酒桌之上只谈战略,茶桌之上再论细则’。他日另作茶局细谈此事,今日当行诗饮酒、不醉不散。”

        接着便对外面喊道:“下边的!速速上酒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