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百道谷般慈问一 葬龙岗柳源咏盟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回 百道谷般慈问一 葬龙岗柳源咏盟 (2 / 4)
        般慈收杖笑曰:“先生乃告我等,其能携我等至所问道窟,使我等不必迷失百道之间。”

        一侧章潜闻言,已知此间如何有士子捐财求解,然不能了此行目的,便问其何故先前从未听闻,近日却缕缕传有老仙授道。

        鬼枭者乃告,百道谷外有一村,名修道村,村中皆为卫道之人,自分各道研先贤圣言,搜罗天下各道学说,偶如今日般寻有志而聪慧之辈,传其各道大成之说,如此一能证道,二能发散,便可令各家之说趋于圆满,因每次时隔日久,遂未广传。

        前日地海突漫,数间道窟被毁,村中钱财不足及时修复,因由此,近日才多寻人传道聚财,即便如此,亦未引同道之人来此,以免相争而乱世。

        三人感佩,行礼道歉,又将所携财物尽数赠予鬼枭者,鬼枭者便差人将般慈引至一道窟前。般慈迈步入内,其内有火盆,取火点燃,只见道窟不过两丈见方,其后一床,前有烹茶之具,中间乃一书案,上陈书简十数。

        道窟无门,取水烹茶,待茶汤沸,香溢满窟,般慈方整衣扶冠,坐于案前,未知此处书简可能解惑,遂收拾心神,以平静之态以对。

        待心静神凝,般慈取来书简,缓慢展开,可见此卷乃是总纲,再展,只见第一句便是“一天下者,天下之民欲一也。主天下者,主天下万民之所向也……”仅见此句,般慈心神已为其尽摄,呆坐数刻,待回神,茶已凉,火已熄。般慈便复又取火烹茶,再待茶汤沸方续读书简。

        道窟难辨天日,自有修道村人送来饭食,般慈不论日夜,醒则览,困则卧,过两夜方尽览道窟书简。

        第三日,般慈出道窟,眼中已尽复十年前初见长空先生之清澈,至来时处,章潜韩亘已静候于此,只见得章潜文儒如常,却内蕴锋锐,目似含剑,笑则剑归于鞘,睥则剑出如虹。韩亘一如往日,身挺如枪,然目中再无犹豫委顿,只余坚定之色。

        三人相视,随即大笑,辞别鬼枭者而回。回时亦如来时,遮目而出,随即依铃声而走,路旁风景却与来时不尽相同,待渺渺声告三人自去,已至初闻此声之地。

        三人结伴循旧路而走,待回至祭渊栈,离祭渊会已不过一两日,文人士子更是汇聚此处,汇合玉珩史杳,玉珩便问三人老仙何如,般慈曰:“乃智者授道,学士自愿解囊。”

        此事已毕,章潜无意祭渊会,便辞别众人回尚村而去,般慈一行八人却静待六月初六。

        至日,天无风雨,薄云遮日,山中轻风拂过,可谓盛夏难得,葬龙岗果如往年,人挤如海,不见阶梯。八人混在人群,般慈韩亘分护玉珩史杳,四家叔开道,倒是不虞推攘,如此随众而行,只见如群蚁过梯,好在来者皆文人士子,倒未生乱。

        行过阶梯,有开阔之台,作碗状,来人可依地势而立,并无遮拦,其正中为一坛,坛外十余冠冢成圆交替外散,自有护卫层层卫戍。

        坛坛正中设有香案,两位素袍高冠之人各携一人正立案前,一者不惑之岁,如玉文颜,蓄有短须,正是启太子信文,一者及冠青年之姿,丰神而气足,浓眉而锋目,似郎玉,正是固太子行,二人此时神色皆肃穆,正待祭渊会始之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