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危无畏江城铩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一章 危无畏江城铩羽
        十二月的一号例会一开始,死气沉沉的江城市场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方程太阳能卖到了全国大多数省市,在近三成市场销量名列前三,其余七成市场即使有当地强势品牌的区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从没有一个地方像江城一样败的这么惨烈,一个月里,方程和铁佛两个店连十台太阳能都卖不出。前两个月焦冬余和危无畏一起去了江城调查,回来后也没有拿出一个解决方案。没有解决方案,就不好意思向老板汇报。

        程木滨第一次冲两个销售主管啪啪啪地拍了桌子。说我想不起来不问一下,你俩就绕过去了,这像带兵打仗的将领吗?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江城小山头都拿不下,我们还怎么做全国性的品牌?当着五十多人的销售代表和中层以上干部,说得焦冬余低头无语,说得危无畏面红心跳。老板是怎么了,以前可从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气。

        巡视一圈儿,程木滨的目光落在了危无畏身上,说小危不都叫你救火队长么,江城的火你怎么扑不灭?我看还是把救火队长的帽子扔了吧。公众场合老板连危总也不叫了。

        沉静片刻,危无畏站起来说明天我去江城,什么时候有起色了什么时候再回来。

        程木滨点点头,缓和了语气,说这才像我们的战士,宁可**不能被吓死,起不起色另当别论,方程人一定要有敢于攻城掠地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十亿百亿,甚至上市。

        江城事小士气事大,程木滨借题发挥是为了做鼓舞,墙上的文化理念不如借事说事管来(方言,管用之意)。到目前为止,危无畏带领着铁佛太阳能销售队伍,实现回款已经超过了一亿三千万,当年的目标提前完成。与方程太阳能主要靠代理商零售不同,危无畏带领铁佛太阳能在工程开发上摸出了门道。

        最让业务们乐道的有两个工程,一个是危无畏的母校,危无畏用三十万的捐赠,换回了六百万合同额的学生宿舍太阳能热水工程。另一个是一家大型染织厂。由于两千五百万的标的足够大,投标企业纷纷找关系攻关。偏赶上染织厂的老总来者通吃,投标企业送礼来者不拒,这个老总的如意算盘是谁中吃谁,不中者退礼。有投标的企业以为老总收了礼就万事大吉必中无疑,而放松了工作。而危无畏在投标前十天时间里,黑白通宵地和团队加班研讨。在参与投标的十二家企业里,包括方程、铁佛和两家暗请的陪标公司,危无畏主导了四家,也以不同公司不同关系不同代理人的名义送了四次重礼。精进标书,疏通招标公司和评审专家,打探同行报价,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丢分的细节,最终开标,主导的四家公司中有三家位列前三名。染织厂老总自以为平衡关系,给前三家分配了工程比例。事实上,两千五百万工程均入囊中,方程、铁佛太阳能之外,第三家也是由方程厂贴牌生产,仍有利润。

        危无畏总结的“六抓理论”成了公司投标工程的原则,被同行打听去借鉴,却不管来。同行只借鉴到了“六抓”的形式,而没有体味到危无畏志在必得的信念。工程量拉升了铁佛太阳能的销售额,也带来了危无畏工作上的豪横,团队开会时常骂人。

        这次,危无畏一句低沉的“有起色了我再回来”,在场的业务员都相信危总的决心。对于精心培养十二年的爱徒,程木滨也乐见其成。可是和有谋有勇的汪大哥竞争,这小子是不是太稚嫩些了呢。看着那张比自己年轻十岁的面孔,程木滨又气又爱。公司做大必然要担重任,他就更需要磨练了,年轻得志不吃苦头不是好事情。这次激他去江城,就是要磨磨傲气杀杀锐气。会上自始至终焦冬余低着头,老板批的他俩人,现在危无畏自告奋勇去江城,显得他这名义上的销售副总没担当,是不是在老板心里就更没份量了,在业务员心目中更矮一截儿了呢?

        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的生产设备李总工已经谈妥,生产厂地的事却仍无着落。

        方程厂和铁佛八分厂的现有产能仅仅满足今年的太阳能销量,明年稍一提量就保障不了供应。虽然已经向岳市长打了征地报告,但远水不解近渴,最快的办法就是租用闲置厂区。既是想用铁佛和方程的双品牌运做,还是采取铁佛太阳能的方式与铁佛集团合作,顺带用铁佛分厂为佳。只是给铁佛集团邓总送了合作的方案半个多月时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今年铁佛集团经营惨淡,只剩下了三个分厂勉强维持运转以外,其余分厂均已停工歇业。按说与方程合作盘活了工厂和人员两全其美,为什么铁佛集团迟迟不回应呢?是对安强跳槽到方程有怨气,还是别有隐情,程木滨打算私下去家里拜访一下邓总。

        去家里拜访的愿望被邓总婉拒,连去办公室拜见也因为邓总事务在身约了两次也没有成行。程木滨叫来安强商量,安强说邓总并不仅是因为我跳槽的那点怨气,而应是在考虑自身的价值和面子。我们再租两个分厂,就占去了铁佛集团将近半壁江山,老邓没有安全感了呀。电和燃气热水器江浙沪的产业资源多,有机会了我们可以在上海建个厂。程木滨道你出差南方时可以考察接洽一下,但眼前来不及,铁佛集团就是铁佛把门儿我们也要进呀。

        危无畏赶到了江城市。

        永兴太阳能的做法不同于全国所有的太阳能品牌。汪永兴九五年正式创业办厂,刚创业时厂里生产交由主管负责,一个人开车在外招商,自己常常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一年下来,汽车的行程竟然超过了七万公里,日均两百多公里。江城离上海近,技术上有上海研究所的齐博士时常指导,产品质量居行业前列。六七年的时间,永兴太阳能在江浙沪皖小有名气,也小有销售,但比之方程却是差得很远。汪永兴冥思苦想,终于在今年探索出了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参照**公司卖房的方式,永兴太阳能实行贷款购买太阳能。即银行、永兴公司和消费用户签三方协议,用户买太阳能时不用交全款就能安装使用,每个月只需交一二百元不等的分期贷,体验不好还可以退货。因为永兴太阳能是本地企业,汪永兴又有银行的关系资源,这种模式在江城成功实现。很快,把包括方程、铁佛太阳能在内的所有太阳能牌子在江城打压了下去。

        危无畏到江城的前两周,安排铁佛和方程太阳能两家专卖店大搞促销活动,这是方程太阳能天生的看家本领。锣鼓响歌舞起,声势震天。两周下来,店里的人精疲力尽,然效果了了。

        经与焦冬余副总商量,并报于老板同意。接下来,方程和铁佛太阳能在江城市又推出新的政策:购买太阳能无需银行贷款,也可分期付。又是两周的时间,销量虽略有提升,但仍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永兴太阳能的资料甚至产品摆到了每一家合作银行的大堂里,可以说每家银行就是一个展示场,这样的传播阵势足够大。另外永兴在本地大打服务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本地服务总是让用户放心。“太阳能买永兴”在江城成了口号,也成了气候。

        更有,汪永兴针对学校、宾馆、医院和办公楼等规模应用太阳能的地方,也采用这种模式,谓之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单位有钱的可以把太阳能系统买下来,没钱的可以贷款分期付,也可以按热水使用量长期交用能费用(至少五年后,这种模式在行业里才大规模推广开来)。

        汪永兴营销概念超前,在大本营人脉多,无论是零售还是工程,一时间江城应用太阳能别无它选。危无畏驻扎一个月,辛苦三十天,没有突破没有希望。江城市场铁板一块。

        今年方程回款三亿二,铁佛太阳能一亿四,差四千万就达到五个亿。虽然没有达及年初设定的目标,想来已经是超过了铁佛集团。程木滨非常满意焦冬余和危无畏两位干将的工作,今年又得一位安强,在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再进行产业布局,十亿销售为期不远了,十亿资产不是遥远的梦矣。想起危无畏在江城一个月的“死战”,有些心疼起来,这一个月想必小危已经知道山外有山了。期间和汪永兴大哥打过两次电话,汪大哥把自己的思路做法坦诚相告,明确地说永兴太阳能在江城市场已经做熟做透,但这种模式走出去不可行,有很大的局限。做全国市场,还是你们方程太阳能。程木滨对汪大哥的赞赏和坦诚表示感谢,也对汪大哥的创新和吃苦精神表达了由衷的敬佩。汪大哥已经过了六十岁了,这样的年龄这样的创举,实在是让自己又自愧不如了。自己也烦自己的老气横秋,但骨子里的东西很难改。

        与其在江城耗费不必要的精力,不如开拓其它的市场。磨傲气杀锐气的目的达到,程木滨打了两次电话要危无畏回来,小危就是不吐口,实在没脸回来。最后程木滨真的生了气,说危无畏你知道我们建新厂、建电燃热水器新的营销团队有多急有多少事吗,你不要分不清头轻蛋肿了,抓紧给我滚回来!

        再着急也没有用,铁佛集团洽谈不见进展。等不来铁佛集团邓总消息,程木滨没预约就找上门去。邓总仍是客气地告诉他,需要研究,需要研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