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强军之道 (6 / 6)
说到这里时,其实众人已经有些头晕,毕竟这战术原则是他们完全没听说过的概念,以前学的大多是排兵布阵,还有操演的规矩,宁远给他们编出来的这些新鲜玩意儿,刚开始也只是听听。
至于战术原则,宁远制定的更加精细,包括设计了专门测风向的旗帜,进攻时的列队规则。
并将每一都的弓骑分为左右队正,要求进攻时放了箭就左右分列,回旋迂回,始终与被攻击者保持安全距离等等。
并且写了手册发给所有将官,随时抽查。
当然这些工作的也只是铺垫,如何训练考校才是关键。
为此他设计出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考校方法,在一块开阔平整的的地方,立一个标旗。并按照五十步为半径画一个内圈,再以四百步为半径,用寖泡过红色染料的麻绳拉一个外圈。(正常骑弓的射程是三百步)
只有队正以上的将官参与考校(因为这些人负责指挥),每人箭矢上都写着名字。然后各自测量风向,掌握冲锋的速度与放箭的时机,最后以箭矢落点与标旗之间的距离定甲乙。
箭矢落在内圈以外,或是战马碰到外圈的绳索者(看马身上有没有染色)为落榜。
这个考校的方式真的是犀利,因为标旗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距离超过了弓矢的射程,如果不能掌握好风向与冲击速度,根本没办法将箭射入内圈。
这一战术特点,其实宁远在绵谷夺马之战中已经反复验证不爽了。他之所以可以在四五百步开外发动攻击,除了臂力的关系之外,也有他自己对冲击的速度和对风向的把握。
非如此就算把弓拉断,也不一定可以射出五百步,毕竟材料也是有储能极限的。
所以这内外的因素,都是缺一不可,这也是宁远要走出的第一步。建立起一支可以精细化分工合作,又足够灵活自主的军队。
团队的力量永远大过个人,没有一支一流的部队,他在怎么厉害,也翻不过这个局面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