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婚 议 (1 / 4)
曲终人散。
灯火辉煌的矾楼门外,无数身着常服的文人儒士在互相拱手辞别,也会寒暄几句,随后便不由自主将谈论的时间拉长,直至门口候着的车马被人催促,这才不得不意犹未尽的散去。
这场花魁盛宴呈现出来的结果,可能令某些人失望——不得不说,第二曲《衩头凤》出来时,太子已然绝望,而随着赵元奴一展歌喉,《临江仙》贯入耳中,听了几句后,太子反倒不再看鱼,专心致志去窗前观看表演了!原本他心中对出出谋划策的李邦彦、求词的吕本中、作仲裁的袁绹……等人心中的恼怒竟也淡了许多——差距大到一定程度,绝望不会再有,反倒是麻木与释然了。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饕餮盛筵。回去后不会睡觉,要记在文集与笔记中。能够适逢其会,足以炫耀一生了。
一行行队伍,一盏盏灯笼,离开矾楼,离开夜市,随后散入汴梁城的街街巷巷,唤响了此起彼伏的犬吠乌啼。
回家的路上,赵士起屡屡审视身侧的儿子,欲言又止,欲言又止,最终归于一句叹息。
“奢费了……”
赵士起营商多年,习惯了计算折耗,计算得失。在赵士起看来,今晚楼中女娘表演的词曲,随便一首,皆可拿出来,留至上元去争花魁,且成算极大。
酒楼正店与正经的青楼妓馆不同,更贵,多走高端路线,谈词论曲之类的,极少涉及其余。而若想令客人买单,则须捧红女娘,这件事没有别的办法,全凭好词,花魁大赛又是最好的宣传场所,放在那时最为适宜。只要争得一次花魁,三五年内那位女娘便无需多费心思。
这一晚,能换来三五个花魁的好词,泼水一般扔掉,如今唯有赵元奴得花魁之名,怎能不令赵士起心疼。
这感慨声铜臭味逼人,可赵不尤身为人子,不能胡乱说话。于是抖了抖马缰,与他并行,低声问道:“爹,你说迄今为止,官家设计要杀儿子,有过几遭?”
不等对方回答,赵不尤举了举手指:“两次,皆是刘延庆之子。皆未成事。爹爹猜他还会再来么?”
赵士起回头望了一眼队伍后方那顶青轿,李师师坐于其间,一时犹豫。
如今看来,官家对李师师,不比常人。身为人主,他不顾身份,屡行暗刺勾当,虽说两次皆灰头土脸,可谁能保证没有下一次。
“所以儿要增加自身的分量,令他心生忌惮。”
越过赵士起,赵不尤偏头望向右方灯火中的皇城,皇城深处,赵佶在里边应该尚未入睡,只怕他听了矾楼情形,睡也睡不着。
赵不尤嘴角微勾,说道:“燕地之功,爹爹给要来了郡王,可在儿子看来,这郡王名号,不如今晚。爹爹信不信,明日之后,儿在大宋的声名,会比文坛盟主吕本中更要响亮?到得那时,他还能轻易动手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