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翻车与闷棍 (1 / 3)
赵不尤,知横州。父士起,武义大夫。祖仲驯,开府仪同三司。由仪同至太宗四世。横州初入宗学,以文占上舍,而有武力。靖康之难走相州,与岳飞善。聚兵万人,将迎二圣,雄张河南北,巨盗皆避之,曰:“此小使军也。”高宗立,以众归御营。复从飞武昌。飞死,秦桧夺其兵,抑守岭外而殁。
——《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改
宣和四年六月,东京汴梁皇城西侧寿昌坊。
且说,这寿昌坊本是太宗皇帝诞生之地,故得此名。太宗皇帝为晋王时,潜邸亦在此处。百多年来,当朝的皆是太宗一脉,故而相较于皇城东侧、东华门外的繁阜而言,寿昌坊向来多出几分雍容与贵气。高门林立,大宅深幽。随意推开一家,祖上定有为王为相之人。
当下的寿昌坊,府邸最为恢弘、占地最广者,却是赵士起家。赵士起乃太宗四子赵元份一脉,父赵宗驯、祖赵宗敏、曾祖赵允宁、高祖则是赵元份。他与当今官家、徽宗赵佶同一高祖,乃是真真切切的皇亲国戚。
然而无甚作用。
年幼时的赵士起家中也只占得寿昌坊一椽破院,甚至险些沦落置换至外城。其中原因复杂,极重要一椿便是他这一脉人丁稀薄,得子甚难。试想,但凡他们家开枝散叶昌盛些,说不定当初仁宗皇帝在族中选择养子,便能落到他家头上,神宗、英宗……或许便是赵士起父祖的庙号。
然而并无“或许”,到得赵士起这一代,他身为独子,年幼时已然清寒。全凭他几十年苦心孤诣经营,这才勃然而起,闯下了偌大的家业,甚至有了“皇族第一豪奢”的名头远扬。
赵士起膝下也是独子,起名赵不尤,意在安闲喜乐,不求多子多福,不再欠缺最好。
昨日深夜,赵不尤迟迟未归,其出门所乘骏马“玉騢”却孤零零的回来了。霎时间,府内乱作一团,数百名管家、小总管、元随、护院……乃至于侍女、小婢,全数打着灯笼、举起火把上街,将寿昌坊扰得鸡飞狗走也不在意,甚至惊动了守卫皇城的亲从官。
天可怜鉴,城内乱七八糟的人汇聚而来之前,终于在一处墙角找到了赵不尤,他昏迷不醒,已整整一夜。
……
昏昏沉沉间,赵不尤醒了过来,继而有朦胧的人影、床顶映入眼中。也只是看了个大略,守在床前的女子正自惊愕、尚未出声之前,他狠狠阖上了眼帘。
脑袋里的记忆像团浆糊,他紧蹙着眉,抽丝剥茧,渐次厘清。
那女子揉了揉眼睛,霍然起身前倾,颤声轻呼:“不尤?不尤……”几声不见回应,声音变得高亢,是转头在呼喊旁人:“去!速请杨大夫,不尤他……似是醒了!”
急促的脚步声此起彼伏,许多人在压着声音说话,稍稍安静后,有人将手指搭在了他的手腕上,良久,那人抽开了手,迟疑道:“脉象平滑,照理说已然无碍。呃……小使臣睁眼,夫人可看得真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