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节 (1 / 3)
        徐晓明执意要送我俩到公路口,我与张正华拗不过他,只好随他推着车出了村口。还是我带着他向公路骑去,几分钟时间,还没说上几句话,已到公路岔口处。我下了车,把车把移送给徐晓明。

        徐晓明没有移身伸手接车把,而是抬手指向从燕王市方向过来的两辆自行车说:“那不是李医生吗?”

        张正华也看清了跟在李医生后面的社员:“是我们大队第5生产队潘奎清。他家的猪生病了?”张正华自言自语。

        “易一文,你们三个人怎么在这里?”李医生也看见我们三人了,他招呼着我们。

        “我与张正华到徐晓明家去玩,认认门。”

        “潘伯,你家猪病了,赶到兽医站请李医生来诊病?”张正华问潘伯。

        潘伯满脸愁容地说:“猪今天早晨、中午吃食都不爽。下午,我们在稻田除草,利用‘吃烟’空隙时,回家看看,一摸猪耳朵,烫得利害,忙跟队长打个招呼,直奔公社兽医站,真巧,李医生在值班。”

        土桥汽车站所在地就是土桥大队第5生产队,潘伯的家在汽车站旁边几十米远的地方。

        家中猪病着,潘伯仅跟张正华打个招呼后,就急着准备继续领着李医生往家赶。时间已近黄昏,社员们也开始收工回家了。

        此时,我脑中一转,我们几个人是干什么的?这2天又在忙乎什么?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今天碰到了临场实习机会,岂能不当一回事,不经意就错过了。我随即开口:“李医生,请让我们三个人跟着你一起去。”

        “我正要叫上你们三人跟看我一起去看看,走吧。”

        潘伯在内,我们一行五人,随潘伯进了村子。一眼望去,整个村落没有具有真正意义的聚居地的规范模样,只是在李家塘支流中的分叉河流旁,没有规律地散落着一户或二至三户的村舍。村舍的式样各呈千秋,多数是瓦房,但也有几处房屋是用当地稻草与木材搭建而成。村舍的建筑式样和使用材料是房屋主人家庭经济状况的体现,也能间接说明这些社员的祖辈们落户此地仅就百多年历史的注释。1949年至1970年,农村人口,除知青插队外,再无规模性迁移发生。

        潘奎清带着我们直奔他家的猪舍,一头60至70斤左右的架子猪侧卧在圈舍栅栏边上哼哼着。

        李医生拿出温度表和不锈钢盒递给我:“易一文,你们三人先给猪测一下体温。”

        我接过体温表和不锈钢盒,推开栅门进了圈舍,张正华和徐晓明跟着进来。

        猪发着烧,全无活力,也不挣扎,体温表塞进肛门很顺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