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举荐海瑞 (4 / 5)
随着此风在明中后期愈演愈烈,各地的王府和勋贵家族以及士绅豪族就趁机钻朝廷的空子,公开吸引农民投献土地,只要将土地投献,不仅免征徭役,更保证只要付出比朝廷规定要缴纳的田赋还低的税粮额给他们,他们就能让投献土地的小民百姓不再上缴朝廷的田租赋税。其中尤以云南黔国公沐府为甚,史书记载,投献者接踵。
陈烨瞧了一眼脸色阴冷的大统,心里暗叹,投献之祸最甚者,其实就是你们朱家的那些封藩各地人事不懂只认银子的王爷们,其中以我这个景王祸害最甚,土田倍诸藩,赋额皆奸民投献。
陈烨瞧向案几上的奏本,沉吟了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冷厉。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们和裕王既然利用海瑞上本算计我,我要不有所表示,岂不太对不住自己了。嘴角绽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悠悠道:“果然打得好算盘,精绝高明父皇,儿臣如今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天下有这么多读书人如过江之鲫非要跃科举这道龙门,因为先不要提科举中第,只要哪怕中个举人,就不再是庶民,而是官是绅了。户籍也称为官籍、官户。一旦有了这个名分做了官绅,就不再交税纳粮,甚至什么都不做,家乡那些没有功名的有田百姓乃至是小地主,都会主动来投献,将田亩无偿送给他。他可就是平地一声雷,转眼富家翁了。不仅他这一辈如此,子孙后代都会划归士绅阶层,都可以安享富贵,混吃等死了。细想想,这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不过他们全都舒服了,可咱大明朝还有父皇您这个君父可要愁得吃不下饭了,儿臣现在真是深刻理解了,父皇为什么一到国家有事就捉襟见肘了。”
陈烨和大统互视了一眼,眼中同时闪出同仇敌忾之色。大统咬牙道:“这也是朕为什么迟迟不批这道奏本的缘故,可朕也反复掂量过,既能做事,操守又好的官员实在太少了。”
陈烨嘿嘿笑道:“儿臣孝敬的银子可以证明,父皇的话是真知灼见的至理之言。”
大统没好气的瞪了陈烨一眼,叹了口气道:“邹应龙倒是才堪大用,做官的操守也能让朕满意,他若不是徐阶的学生,朕或许会拔擢他升任应天巡抚。”
大统嘴角绽起一抹狰狞,冷哼道:“师使之活,邹应龙不能也不敢与他视为恩师的徐阶作对的,因此朕若让他做了应天巡抚,后果可想而知。”
陈烨心里苦笑,自从朱元璋利用程朱理学为儒学披上了这层介乎江湖神棍的外衣,采用只准用圣人之言玩文字游戏彻底扼杀儒生创造性,将天下读书人甚至整个民族的脑子禁锢成浆糊的八股文章始,儒学就彻底的死掉了,再无一丝生气,只剩下腐臭气。
明朝的儒生们受理学的摧残,脑子一片混沌,眼里看不到任何先进的东西,思想开始禁锢,固步自封,妄尊自大,认为只有学好八股文章,科举中第,才是人唯一的出路。导致的恶果就是近六百年中国人除了会做官,可说是什么都不会做。
在这种神棍加变态的思想禁锢诱导下,明朝读书人尊师重道也进入到一个变态诡异的境界。那就是父母、皇帝乃至所有人都不及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大。
父母虽生了他,但恩师却是使他能在人世间活着的唯一指路明灯。因此老师的话比圣旨还要圣旨,不敢有一丝反对,否则立时就会成为所有满脑子理学浆糊的读书人的公敌。会被痛斥为大逆不道,无父无君的禽兽败类。
大统说的没错,邹应龙绝不敢为了整肃纲纪,维护朝廷利益,公然与恩师徐阶家族为首的江南士绅和勋贵作对的。否则,甭管对错,都会被天下读书人和满朝清流视为欺师灭祖大逆不道的异己败类的。
陈烨目光闪烁,嘴角露出一抹玩味诡谲的笑意。
大统目光敏锐的扫视到陈烨嘴角的笑意,脸上的阴郁更加浓了,淡淡的怪笑道:“朕的话很可笑吗?”
陈烨醒过神来,急忙躬身陪笑道:“父皇误会了,儿臣见父皇忧劳国事,儿臣想着能否为父皇分忧,刚才想到了一人,也许能替父皇分忧,因此不自觉脸上露出了笑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