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公众人物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公众人物 (2 / 2)
        “瑞歌尔小姐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不得不承认的是,跟后世里的同行比起来,现在的无冕之王的工作态度要温和得多,至少不会让人觉得那么心烦意乱,当然,不管现在还是后世,这些记者是不能轻易告罪的,所以,凯瑟琳停下了脚步,一个中年警察体贴地为她搬来一只空酒箱,凯瑟琳礼貌地说了声谢谢,站到箱子上对穷追不舍的记者们说到:“非常抱歉,因为要赶火车,我只能为每家报社留出一次提问的时间,请大家不要拥挤,每个人都有机会,谢谢。”

        看到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记者们开始用高举的右手代替嘴巴发言,凯瑟琳指了一下离得最近的记者,“这位先生?”

        “您好瑞歌尔小姐,我是《世界报》的记者琼-布莱尔,据说您是杜邦公司的雇员,而您研究尼龙这项伟大发明是受该公司现任总裁皮埃尔-杜邦先生的委托,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杜邦公司正准备从单纯的火药生产企业向化工行业转变呢?”

        “我的确是杜邦公司的研究员,在我研究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杜邦先生的鼓励和支持,至于杜邦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不便作出评论,您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去采访一下公司的管理层,谢谢。下一位。”

        “我是《**》的记者,请问瑞歌尔小姐是特拉华州人吗?您是在哪所大学毕业的呢?”

        “我是加利福尼亚人,没上过大学,我掌握的化学知识基本上是通过自学和阅读得来的。”人群中传出一阵低呼声,“下一位。”

        “瑞歌尔小姐,你会离开杜邦公司,并为你的发明组建自己的公司吗?据说华尔街的许多投资者都对您的发明感兴趣。”提出问题的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

        “我在杜邦公司工作得很愉快,而且我的专利已经授权给杜邦公司使用了——当然仅限于美国境内。”

        “瑞歌尔小姐,我是《**》的记者,请问,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您对市面上流传的世界末日论有什么看法?”

        “世界末日?很抱歉,由于某种原因我一直呆在美国国境之外,对于这种说法了解得不多,您能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吗?”虽然凯瑟琳从上海回国后曾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可她从来不把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放在心上,只是记得好象听哪位同事提起过。

        “我指的是即将光临地球的哈雷慧星,众所周知它的尾部将会扫过地球,而去年摩豪斯教授的发现表星的尾部含有剧毒的氰化物气体,身为著名化学家的你对于这种危险有什么看法呢?”

        凯瑟琳轻轻笑了起来,她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鬼鬼祟祟的马锐身上,虽然用一顶礼帽遮住了拉风的光头,她还是一眼就从人群中发现了他——正在朝着她挤眉弄眼。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说法,据我的了解,慧星的慧尾中确实含有氰化物气体,但这些氰化物的浓度极低,对地球的影响就好像一汤匙的盐洒进北大西洋一样微不足道,地球将一如往常地旋转,至少在一百年内是这样。”凯瑟琳非常“确定”地说。

        “噗”的一声,不知道哪家报社的摄影师当先按动了快门,“噗噗”声中,凯瑟琳绝美的容颜被印在了一张张底片上,没有人留意到镜头一角匆匆闪过的、一只手按着头上礼帽顺便挡住了半张脸的背影。

        从停靠在路边的一排出租马车中,马锐找到了一位不在乎自己黄种人面孔的车夫,他不得不庆幸自己选择了纽约而不是圣弗朗西斯科作为自己“登陆”美国的第一站——自《排华法案》颁布以来,华人在美国的地位落到了历史最低点,甚至可以说根本无地位可言——这里不是排华风气最严重的中西部地区,作为世界性的大都市,纽约对于每一个前来投资的商人都会敞开怀抱,身为英国商人的马锐也不例外,当然,与美国出入境管理局的官僚打交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虽然马锐拥有英国护照,腆着大肚子的官员还是依照程序盘问了他长达半个小时,从出生地、职业、配偶一直到来美国的目的,以确定他是否具有触犯《排华法案》的嫌疑——或者说确定他有没有移民美国的倾向,以至于凯瑟琳结束采访离开码头后,他还没拿到那张无疫入港许可证。

        坐在疾驰的马车上,马锐透过玻璃窗打量着街道两旁充满节日气息的商店,他的目的地不是“锐氏”纽约分店,也不是到唐人街去拜访致公堂纽约分埠的合伙人,虽然有消息显示孙文目前就在美国,西海岸某座城市的致公堂分埠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