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孙大旭的退休生活
(本书全部章节均为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当溪水潺潺、翠鸟的歌鸣响遍山谷时,春风也拂遍了一草一木,绿了下洼村的山坡、绿了洼里的一片片庄稼地,吹开了遍地的野花。
六十五岁的孙大旭大爷悠闲自在的迈着轻盈的步子登上了村子西边海拔百十多米的小山。
这座小山是下洼村周边最高的,也是观景位置最佳的,山坡上种满了栗子树和核桃树,满满的新绿让人看了很是欢喜。山间的小路是由村里出资砌的石阶、山顶有凉亭和石凳,便于村民们劳作和休闲散歩。站在小山顶,可以俯视下洼村里一片片规划有秩的青砖房或者小别墅,还有家家户户烟囱升起的的炊烟在空气中变换着各种形状升向天空。在余晖的映照下,一辆辆小轿车在村口进进出出,车喇叭声总能惹的看家狗汪汪的叫唤几声,圈在院子里的溜达鸡也跟着凑下热闹咕咕咕的唱上两句。
顺着石阶路迂回而上,这几年经常登山溜达的孙大旭大爷不费啥力气。不过,登上山顶他还是喘了几口大气,毕竟岁月不饶人啊。临出门前,他老伴兰子大娘还絮絮叨叨的说:“你个傻老头子,那山爬多少次了?终于不用走家串户的出诊了,你还受不了呢!都到饭点了,你就别出去了!”
“回来喝点粥就行,太早了我吃不下,这几十年我习惯了那个点儿吃饭了,呵呵!我得多活动活动胳膊腿,闺女不是还要带咱俩去三亚旅游吗,还没做过飞机呢!”孙大旭大爷自打从煤矿回村当赤脚医生,基本就再没有准时吃过饭,胃早就消极怠工了。
已经是满头白发、体态丰腴、脸上布满皱纹的兰子大娘用手指戳了一下她家老头子:“就你那血压还想坐飞机?你敢开飞机的也不敢啊!飞机飞起来了,你的血压也跟着升起。别惦记去三亚了,从我这儿就别想!你这个怪老头,看看咱村那些岁数大的,不是都凑一起晒太阳聊大天的,就你闷的各色!”
“这个老太婆啥都不放心,从结完婚到现在一次都没陪她出去过呢!这些年过来真是欠了她太多太多啊!”孙大旭心里想着对兰子说:“多活动活动可以陪你些年,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小家又在县城,哪个都指不上哦!你就指着老伴我吧,哈哈!”
“那些家伙习惯了扎堆穷白霍儿(音),我这些年没那样过,真是不适应啊。你就让我按自己的活法活吧,老伴啊!”
老俩说笑了一会儿,兰子大娘不再拦着老伴出去溜达,自己到院子里鼓捣那几盆花草了。
孙大旭大爷曾经是下洼村的老村医,以前被叫做赤脚医生。他行医四十多年,从20岁到60岁基本没有歇息过。现在村里的大夫都是有文化有能耐的大学生,人家从医学院毕业实习后就可以到村里就职了。一直不服老的孙大旭也欣喜的下来做一个闲人到处溜达溜达,含饴弄孙、陪陪老伴再活动一下胳膊腿,好把身体锻炼的结实点有个好精神儿,顺便再欣赏村里的这些景养养眼。
坐在凉亭里的石凳上,孙大旭看着对面山坡上空的映着晚霞飞行而过的不知名的鸟,还有云彩遮挡不住的霞光,他突然感觉这么美的一瞬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见到过。现在,他独自坐在这里是那么安静,安静的让他只想回忆曾经年轻时的光景,曾经在人生路上的畅行与羁绊!
四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孙大旭,在他初中毕业后赶上了培训赤脚医生。他非常幸运的成为了其中一员。赤脚医生一职是为了应对缺医少药的现状,在国家的号召下应运而生的。孙大旭属于根红苗正、背景清白、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人,所以当时的尚村长首先选中了他。别看他这些年以来一直都是初中学历,可是他的学识和经历确是他这一辈人中的佼佼者,别说他的同龄人欣赏他,连后来成人的儿女们都非常崇拜这个儒雅的老爹。
孙大旭经常会回忆起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机遇,就是十八岁时到县里参加的那次培训,那时候作为村里文化人的老爹面子上可是荣光了好久,觉得他家大旭能沾上赤脚医生培训的名额,这样一个荣耀几代人的大好事落在了自己三代贫农的家里,天大的好啊!大旭爹的心里是:要是有钱有白面,怎么也得请家族里的人吃三天馒头,可惜没有,自己人也就过年才能吃上一次馒头。
每次想起当时爹高兴的要跳起来、眼含泪花却苦恼没有庆祝的方式时的样子,孙大旭心里也是激动的酸涩,他总是安慰自己说现在日子好了,老爹想吃啥都能吃到了。他感谢九十岁的老爹经历了艰苦的岁月,陪伴儿女们成长,还好给了自己孝顺他的机会!
孙大旭思绪的闸门好像一下子被打开了,竟全然不知天色渐暗,深深的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他倚靠在圆柱上闭着眼睛享受着此时的宁静,一幕幕往事就像村里贾老头放电影一样,一边摇着带子一边将影像透在幕布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