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了 (1 / 3)
五月十二宛洛已经入夏,太液池附近的知了已经开始鸣唱。距离自己的生日,齐朝的千秋节还有三天,但是皇帝似乎并没有什么兴致。
“派几个人把树上的蠢蝉赶赶!”皇帝将手中的奏折重重扣在文案上,左手撑住自己有些发涨的脑袋,说不出的疲恼,知了毫不停歇的合唱让皇帝心烦,“太监人手不够,就让千牛备身去赶!膏粱子弟整天就知道打架争胜!”
北方边关传来不好的消息,南突厥的一部包围了并州平城,虽然守将拼尽全力将其击退,但是平城周边被草原上的强盗劫掠一空,昔日的边关重镇经历这场战火已经是残破不堪,今年运往平城的粮食还得翻上一番。
更让皇帝恼火的是自己的侄儿救援平城动作迟缓,等到南突厥的骑兵抢掠得心满意足这才缓缓赶到,目送这帮强盗退出塞外。竟然还舔着脸说什么‘击退突厥已毕,平城百姓仰之为父母’,自己要亲自上京为自己贺寿?若是十年前他一定亲手宰了这兔崽子!
可是现在他不能,化家为国的确可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明面上朝堂地方的势力服服帖帖,但是人心叵测,谁知道这帮和他在前朝地位等夷的贵胄们有没有其他想法?十年前自己带兵篡位的例子就在眼前。他还是得依靠亲族的力量镇守四方。这是一个死结!
中书令长孙泰眯着眼睛,看着小黄门匆匆跑出殿门去叫人驱赶知了。皇帝的疲态让长孙泰有些感慨,齐文帝的年纪比长孙泰大上一轮,可是现在看来皇帝的神色却还比他这个半入土的老头子显得还要衰老。
长孙泰很少被皇帝召入勤政殿商议大事,十年前的观望让他远离了权力中心。虽然位高名重,但其实是个边缘人。所以即使他知道奏折中的内容和其中的弯弯绕绕,他还是选择沉默。名位已经极,子孙富贵,还追求个什么?
随着一阵嘈杂,殿外的知了声淡了下去。
“兰公,韩渊进京为朕贺寿......”皇帝沉吟着,称呼长孙泰以爵位兰公而不名。他很尊重这位前朝便是重臣的老人,但不指望作为广大骑墙派精神首领长孙泰有什么好的建议。保住富贵不轻易冒险是这帮人唯一的愿望,皇帝对此其实心知肚明。
“韩渊是陛下侄子,侄子为伯父贺寿理所当然。”
“突厥南寇,军中不能没有主帅。以兰公看,是不是让高华德代替韩渊一段时间?”
高华德是关西勋贵中少有的知兵之人,是韩渊副手。有一个叫高巨的儿子很是骁勇,带了几十号精骑从突厥手中解救了数千百姓。齐文帝还思量着将这在边关长大的少年召入千牛卫好叫洛阳纨绔子弟门口看看什么是赳赳好少年!
皇帝还是试探着,还是希望被朝中大臣视为谦正君子的长孙泰能够抛弃一些过去的阵营成见,能够替他担当一些。
“陛下,雁门北国重镇,精兵所聚。非是宗室亲旧不可任!”
长孙泰思索片刻,郎朗答道。
“哦!”皇帝有些失望,自己得国不正的后果便是如此,一大批人口附心不附,很多事隔岸观火。一点军国大事风险也不肯为君分忧担当,却吃着朝廷优厚的俸禄。偏偏你还得用他们,仰仗他们。
去年诛杀梁国公时这帮人沉默,前几日惩治宇文德时也是一言不发。在长孙林看来这是谦退有节,但在齐文帝看来,这便是一种疏远。十年前不站队,现在依然是超脱世外的态度,这是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