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张献忠东出,天雄军再立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 张献忠东出,天雄军再立 (4 / 6)
        其实恰恰相反,这些人都是忠诚可靠,敢于任事之人。

        公孙翊统军在前方作战,后方自然需要留下可靠信任,又敢于任事之人任职,否则岂不是后方不稳。

        就拿吴国贵来说,这几年他一直在山东担任总兵,实际上行使得却是山东巡抚的职责。

        这两年山东虽然连续遭遇蝗灾,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可依旧连年丰收。

        这里面谁的功劳最大?自然是吴国贵这个主事之人,所以吴国贵的功劳,公孙翊一直惦记在心中。

        这次他把北直隶隶属京畿的河北划出去,成立河北承宣布政使司,就是加强地方上政权治理。

        吴国贵出任河北巡抚,实至名归。向吴国贵这样的人,上马能领军,下马能安邦,这才是真正难得可贵的人才。

        如今吴国贵年仅三十二岁,正当年富力强,与公孙翊帐下的山西巡抚李延龄、宣大总督田见秀、以及护漕军大都督李岩。

        四个人年龄最大的田见秀今年也仅仅三十七岁,李延龄三十六、李岩三十三岁。

        除此四人之外,能够称得上统帅就是孙传庭,如今也还不到五十岁,这批人用好了,公孙翊未来二十年根本不用担心无将可用。

        天雄军、关宁铁骑、秦军这三支军号,在明末的历史上,代表着大明军队的天花板。

        不过如今随着公孙翊的到来,关宁铁骑和秦军都未能问世,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只有卢象升的天雄军,当年曾杀得流贼李自成和张献忠丢盔弃甲,哭爹喊娘的骂卢象升为卢阎王。

        公孙翊此时重新启用天雄军军号,一来是对卢象升的致敬,二是如今张献忠军中,当年可是不少人对天雄军记忆犹新,此次正好借此名号行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