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三战黄得功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三战黄得功 (1 / 5)
        黄得功虽然是个粗人,不通文墨,但这个人却效大义。

        也就是说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站的脚,立得起腰杆。

        正是因为如此,南明历史上的江北四镇,唯独他名垂千古,成为忠义为先的明末战将。

        他手下的凤阳兵马,不说兵强马壮,但也是有数的精锐。

        但在徐州城下,连续七天的战斗,五万大军未能寸进,还损失四千余人,这样的战果,黄得功很暴躁,也很肉疼。

        说起来黄得功如今位列凤阳候,官拜左都督,兼任凤阳总督,手握七万江淮大军,手下拥有八大总兵官。

        如今的黄得功,手中的实力之雄厚,丝毫不亚于公孙翊拥有的江北三府。

        为何公孙翊却成了朝廷的眼中钉,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就是马士英在作怪。

        马士英与公孙翊的嫌隙由来已久,加上马士英几番三次在公孙翊手下吃亏,自是对公孙翊恨之入骨。

        相反黄得功这些年在马士英帐下担任凤阳总兵,虽然为人粗狂,平时耀武扬威的。

        但只要马士英这个总督有令,黄得功一定尽心尽力办事,这样一来在马士英心中,黄得功自然也就是自己人。

        这次迎福王朱由崧继位,虽然是马士英一手促成的,但其中出力最大的却是黄得功,要不是黄得功率大军,一路护送朱由崧进入金陵,威逼金陵城的勋贵大臣。

        朱由崧根本继承不了帝位。光凭这一条从龙之功,黄得功就在正始帝朱由崧哪里加分不少。

        “同室操戈,弟兄们士气确实不高啊。”总兵官马得功也叹了口气。

        江淮与江北可谓一衣带水,自古都是有兄弟情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