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辽东局势糜烂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辽东局势糜烂 (3 / 4)
        辽东防线的沦陷,京城外围仅仅剩下山海关一道天堑。宁远总兵张国柱,率残部退入山海关,这才稳住山海关总兵马科,若不是张国柱的到来,马科只怕也走上历史上的老路,跟随白广恩一道投降建奴。

        辽东提督李辅明战死,蓟辽总督魏藻德、蓟州总兵白广恩先后投降后金建奴的消息传入京师,一夜之间天下震惊。

        崇祯彻夜未眠,连夜召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在乾清宫召开应对会议。

        内阁首辅周延儒此时也彻底的蔫了,他在朝一年多没有丝毫建树不说,接二连三的举荐的大臣都出了问题。第一次举荐刘泽清为河南总兵,结果刘泽清在开封投降了李自成。

        之后举荐的几个大臣,也先后被弹劾。魏藻德之前担任的是辽东巡抚,但在今年三月份时,由于建奴寇边,周延儒遂推举魏藻德为蓟辽总督,加强辽东的军政统一权。

        然而这才过去几个月,魏藻德竟然举辽东数万将士,倒向后金,致使辽东大好局面沦丧,周延儒显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实上从七月下旬开始,后金摄政王多尔衮,就率领重整旗鼓的建奴八旗兵马,对松锦发动了连番攻势。

        多尔衮年初之际,由于刚刚稳定后金政局,一连派出几波使臣入京议和,商议换取双方俘虏之事。

        多尔衮希望大明释放被俘虏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八旗勋贵,以及耿精忠尚可喜等汉奸,对于多尔衮的要求,朝廷自是不可能答应。

        双方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辩论,最终仅仅达成停战协议。至于互换俘虏之事,却是没有达成一致,原因很简单,双方实际上都没有打算把俘虏放回去。

        多尔衮认为济尔哈朗的存在,会影响他的权势,至于耿精忠尚可喜等人,他心里很明白,大明不可能会释放这样的贰臣。

        这不随着互换俘虏一事搁置,多尔衮重新建立两蓝旗,自己担任两蓝旗旗主,加上他兄弟阿济格和多铎掌握的两白旗,他们兄弟三个就掌握了后金八旗中的四旗人马。

        势力比小皇帝博木博果尔还多两旗,小皇帝手中掌握着两黄旗,礼亲王代善父子掌握两红旗,这就是后金最强的八旗人马。

        大明方面也因为对于耿精忠尚可喜这样的贰臣十分憎恨,这不在和谈还未结束前便把二人拉出午门凌迟处死,以震慑那些不忠不义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