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来自御史台的弹劾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来自御史台的弹劾 (1 / 2)
        “太如,起来说话吧。”在骆养性赶来的这会时间,崇祯经过这一会的缓冲,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不少,强忍着怒气的他,看着骆养性问道:“太如,你执掌锦衣卫有十几年了吧,朕这天下之事,你皆负有监察之责。朕问你,公孙翊所犯之事,你可知道一二?”

        “敢问陛下所问何事?”骆养性一进大殿就已经看出皇帝正在发火,但作为一个老臣子,他这点担当和镇定还是有的。

        “朕问你,公孙翊指使劫杀国丈田弘遇一事,你是否知道?”崇祯皱眉看着骆养性,对于这个老臣,他还是信任的。

        “回禀陛下,这消息可有人证物证?若没有那就是谣言,都察院的御使可以风闻奏事,这是他们的职权,但陛下凭借一封弹劾折子就要治罪一名功臣,只怕会有损陛下威名。”骆养性这个人,你要说他是一个忠肝义胆之人,那显然是名不副实的,但你要说他随波逐流的话,他偏偏在关键时刻,又能坚持己见。

        或许也正是因为他始终坚持心中的底线,从而使得后来京城陷落,他先投降李自成,后来又投降后金建奴,做了三姓家奴。但在历史上的名声他依旧要比其他一些贰臣汉奸要好上不少。

        “这事都察院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指出人证数人,只要把人证押解进京受审,真相足以大白。”崇祯沉吟之下,有些不满意骆养性的回道。

        “陛下说的人证是被公孙翊金屋藏娇的几名秦淮名妓吧?陛下想必也知道,公孙翊在金陵时,花重金赎了好几个秦淮名妓养在家中,而那几个女子确实曾经遭到国丈的劫掠,但国丈在淮安境内被劫杀后,陛下下旨让公孙翊彻查,事后公孙翊查出凶手,打捞出沉船,把失而复得的银子找了回来,那么顺理成章的那些美人自然也就落入他手中并没有什么稀奇。”

        骆养性并不是与公孙翊有私交,而是这个人有自己的原则,而且此时的他无疑是忠于大明与崇祯皇帝的。而他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秉公处理那些正直,敢于任事,能够为国效力的干臣。

        而根据骆养性掌握的情报来看,公孙翊无疑是个敢于任事,是个难得将帅之才,如果仅凭这么一件已经翻篇的案子就把这样一个干臣处置了,于国于民显然都是毫无利益的。

        “嗯,爱卿这么说倒也有几分道理。”崇祯本来就是反复多疑之人,此时被骆养性这么一解释,他竟然有些能够接受了。

        “陛下,若是怀疑公孙翊有私心,何不召他带那几位名妓入京问询,若是他畏惧不敢来,臣再去锁拿他进昭狱便是,相反他若是坦然无私,那么陛下又何须为这莫须有的罪名,而责难有功之臣呢?”骆养性见皇帝终于松口,忙据理再次进言道。

        “爱卿之言甚合朕意。”崇祯沉吟之下,不由点头道。说实在他对于公孙翊抱有期望的,以至于刚才看到那封言之凿凿的弹劾折子时,顿时怒火从烧,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皇宫南苑外的一所私宅,这所看起来不起眼的宅院,实际却是联通皇城大街上的首辅周延儒的宅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