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 知己难求 (2 / 2)
即便是如此,公孙翊也不会让柳如是在人前登台表演,若是这样做,首先他自己的内心就不允许,其次也是对柳如是的不敬。所以为了圆曹玑听曲的心愿,他特意安排柳如在隔壁的厢房抚琴,而公孙翊则在厅堂陪曹玑用餐。
与曹玑的一番畅谈,二人彼此推心置腹,自然都放下了心中的戒心,为徐州府来年推动新政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晚酒醉饭饱的曹玑,是被轿夫一路抬回去的,无他,就为了那一句酒逢知己千杯少,结果他直接喝到吐才罢休,可见这曹玑的君子之风。
不日,刘同升也从砀山赴任邳州知州,途径徐州府之时,刘同升自是第一时间赶来拜谢公孙翊,要知道他在砀山干了几年知县眼看都快被人遗忘了,但如今公孙翊一句话,他便直接从七品知县提升至从五品的邳州知州。
虽然以他状元的功名身份,早就该升迁了,但奈何他得罪过皇帝,要不是这次公孙翊提携他,他就算干到大明亡了,也依旧只是一个七品知县。
这份知遇之恩,刘同升自然是铭记在心。但他前来拜访公孙翊,更多的还是因为彼此的私交,虽然二人相处时日不长,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刘同升看来,二人虽然同为状元出身,但自己比起公孙翊来,差的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首先执政方面,他就自愧不如。公孙翊提出的摊丁入亩,建立乡镇民团体质,改革农业种植方式,这一年他在砀山全面推行之后,直接让砀山一年的税赋比往年增加了一倍不说,更重要的是农民的收入同样翻了一倍。
实验的结果让刘同升欣喜若狂,恨不得直面天听,把这样的新政全国推广运行。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了,因为公孙翊当初就告诫过他,新政虽然皇帝允许一县一州执行,但暂时不宜全国推广执行,怕引起**,从而得不偿失。
“下官拜见大人。”刘同升看到站在大门口迎接自己的公孙翊,疾步赶了上来,郑重的行礼道。
“晋卿兄,你我兄弟何须这般多礼乎?”公孙翊托起对方的手,环顾左右问道:“为何不见嫂夫人与开先兄?”
“开先现在在县内担任典吏,吾在砀山这几年也买了几亩地,你嫂子他说要伺候土地,所以暂时留在砀山,这次我一个人去邳州上任,这样也好,没有后顾之忧。”刘同升与公孙翊口中的开先,自是汤显祖的幼子汤开先,也就是刘同升的妻弟,这小子经过公孙翊开导之后,如今能够沉下心来任事,倒也是个可塑之才。
“也好,你去了邳州之后,趁年前这几个月,做好前期工作,来年的农耕就好办了。”公孙翊点点头,二人在厅堂坐下后,公孙翊继续道:“邳州是徐州府的大州,人口土地都是州府第一,大有可为,到任之后,无需畏手畏脚,大胆去干,若有困难,尽管开口,我随时可以调派一个百户所前往协助你的工作。”
“有大人这句话,下官就有主心骨了。”刘同升此次履新第一件事,便来拜访公孙翊,主要是寻求公孙翊的庇护,为官多年的他,心里很清楚,像他这样单枪匹马上任的,若没有强有力的后台支持,局面无疑会很难打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