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 高起潜被挟持 (3 / 3)
“不管怎样,要是有机会,咱们还是要争取一下,这样也可以避免一场大战,减少大批人员的伤亡。所以我希望你可以跑一趟寿张,带我的亲笔信过去,表明我的态度,我也可以保证他不但可以封将军,他的手下都可以加入明军。”公孙翊不是畏战,而是不希望把一个可以拉拢的人推入火海,这样完全就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此事卑职一人怕是难以胜任,不过若是能够让王巨大哥牵头,这事卑职就有六成把握。”容坦寻思之下,觉得自己一个人还是难以办成这事。
“大人,我大哥与李连堂在山东号称绿林双雄,如今我大哥受朝廷招安,授封朝廷官职,虽然不算高位,但却也算是光宗耀祖。若是让我大哥出面与李连堂商谈,想必效果确实会更好。”王俏蓉也附和道,显然她也认为容坦这话不无道理。
“既然如此,那你们二人亲自跑一趟淮安卫,请王大哥跑一趟东平府,此事不管成与不成,我希望你们平安归来。”公孙翊很快就写了两封诚恳的书信,让容坦与王俏蓉带着离开了。
就在公孙翊派出王巨、容坦与王俏蓉奔赴东平与李连堂会谈之际,朝廷关于徐州府的任命,以及此次案件结案文书也抵达了徐州府。
曹玑升任徐州知府,刘同升升迁邳州知州,蔡肱明担任徐州府同知,郝杰调任砀山知县,陈羽白担任铜山知县,这一连串的人事任命,自然是吏部会同内阁拟定,崇祯预览的。
说起来公孙翊如今这个督四镇兵马护漕运头衔,实际上并不是官职,也仅仅只是头衔而已,他真正的职务还是兵部左侍郎,所以他虽然驻扎在徐州府,但却没有治理政务职权。也就是说地方上的事情,他是没资格指手画脚的,但实际情况却又有些出入。
因为如今朝廷已经很难支付各方战场上高昂的粮饷,所以地方上统军督师,在困难的时候都会搂草打兔子,直接在驻地筹粮募兵,而地方州府也同样有苦难言。
邳州知州曹玑由于距离徐州府最近,也是第一个到任的官员,这不他刚到任徐州府,就被公孙翊客气的请到了军营。
“下官曹玑拜见大人。”已经四十的曹玑,是崇祯十年的进士,因为在福建清吏司担任主事时政绩突出,而被升迁为督临清关钞,今年年初刚刚调任邳州知州。
这个人无疑是干吏,公孙翊刚赴任徐州之时就对徐州各州县官吏暗访过,所以对这个人还是有个了解的。
“曹大人请入座。”公孙翊客气的邀请他坐下之后,遂叹道:“本官奉命督四镇兵马护漕运,但这粮饷朝廷确实一粒米都没发,如今你这个知府来了,你可得给本督想想办法啊。”
“供给粮饷之事,大人只要有公文,下官自当想办法为大人筹措。”曹玑虽然刚刚上任,但他却没有推却,而是报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可见其人是一个敢于担当任事之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