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得罪周延儒 (1 / 2)
阳春四月,正是红花绿柳的时节。这原本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于中原山东的百姓来说,这依旧是一个灾年,眼看冬小麦就要抽穗了,可蝗灾却再次降临,一些受灾严重的州县,田地在蝗虫过后,直接就剩下了干枯的麦梗。
公孙翊是三月初旬出征的,历时一个多月的战争,到四月下旬的时候,他已经率军返回徐州府。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把霍乱兖州,搅乱漕运的数万九山贼覆灭,足以称得上是兵贵神速。
王巨被迫投降接受招安,他手下的几万人马,除战死的,剩余的两万青壮人马接受公孙翊的改编。
当公孙翊率领收编的几万兵马返回徐州时,徐州百姓无不夹道欢迎,相反徐州的一干官吏则是目瞪口呆,心头更是一片胆战心惊。
说起来也是不巧,公孙翊率领大军回城之日,正是朝中一名大员起复路过徐州之日。原本徐州一众官吏是准备迎接这位大员入城,准备奉承宴请一番的,结果公孙翊率领大军归来,不但把道路给堵塞了,以至于公孙翊误以为这些人来迎接他凯旋的呢。
结果这么一说,那名大员的车马不但被堵在城外没能进城不说,还落得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步,这般境遇,自是让这位大员十分不满。
“这是何人?竟然手握几万人马横行州府,此风若长,绝非朝廷之福啊。”坐在马车内的这员大佬不是别人,正是明末有名大儒周延儒,此人曾在崇祯二年便担任过内阁首辅,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佬级存在。
崇祯三年周延儒被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温体仁排挤而去职,之后便返回老家宜兴,时至二月份督师杨嗣昌兵败病逝之后,在东林党人的举荐之下,周延儒再次获得崇祯起复。
这次周延儒进京,显然是要重用的,所以这一路上他也是志得意满,沿途官绅名士无不争相巴结他。甚至前不久刚刚上任的河南总兵刘泽清,更是派来了船只迎接,并且阔绰的送了两万两白银,说是供他沿途车马费用。
周延儒虽然以文采出众著称,二十岁就连中会元、状元。但这个人却是一个名不副实之人,在朝堂之时,欺上瞒下,滥权渎职,结党营私,致国家利益于不顾,最后落到一个误国误己的下场。
“大人,此人是徐州知府,护漕总兵公孙翊,乃是庚辰科殿试金榜头名状元,深的皇帝宠幸与信任。”有随行的家臣听到家主的问话,赶忙把打听到的消息报了上来。
“果然是简在帝心啊,庚辰科的状元如今都做到正四品的徐州知府了,难道我大明人才如今已经如此匮乏了吗?”周延儒发出了一声感叹,心中也泛起了一丝酸意,当年他二十岁中状元,已经算是凤毛麟角,年少得志。
可即便如此,他当年也用了十年时间才升到正四品官职,可如今与眼前这个一身戎装,骑着高头大马,统领几万大军的年轻人一比,他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走,走,咱们不进徐州府了,直接登船去曲阜拜见圣人。”周延儒看着公孙翊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讥笑的自忖道:“汝不是霍骠骑,陛下也不是孝武皇帝。如此钢刀,可惜了……”
公孙翊自然不知道,他已经被这个官场老流氓盯上了,说实在在这个时间节点,若是公孙翊要是遇到周延儒,他定然会对这个人礼敬三分的。毕竟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