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永城知县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永城知县 (2 / 2)
        宴席开始前,身穿崭新的锦衣卫六品百户服的公孙翊,头戴斗笠钢盔,腰挎绣春刀,脚穿马鞋的他,走到人前喊道:“本官公孙翊,是新任的永城知县,今科的新科状元,承蒙陛下信赖,授锦衣卫百户之职,也就是说从今日起,我永城将会多出一个机构锦衣卫百户所。”

        “当然锦衣卫是锦衣卫,三班衙役是三班衙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不过有一点我得说明,那就是跟着我干,那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干,我不敢说让大伙大富大贵,但肯定不会让大伙饿肚子,但要是谁敢阳奉阴违,鱼肉百姓,那么国法军法绝不留情。”

        “谨遵大人教诲。”大院内呼啦啦的两百多号人,在公孙翊严厉的目光下,忙齐声高呼道。

        “好,开席,今日酒肉管饱。”公孙翊也没有多废话,直接招呼一声,他便来到主位上,他这一桌都是县衙里有官职的人,左首依次开始是县丞张洪,主薄胡尘,典吏韩武,以及六房吏,基本上一座县城的权利核心就掌握在这一桌子上。

        “县尊在上,下官敬你一杯,还请大人今后多多关照。”刚落座县丞张洪首先举杯道。

        “张县丞客气,你是本县的老人,今后许多事情还得麻烦你才是。”公孙翊微微一笑,举杯一饮而尽,根据禁卫小旗官于季调查的资料来看,这张洪可是个笑面虎,举人出身的他,是荫官入仕,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当过知府,后来在任上病逝,他便获得朝廷的恩典,得以就任永城主薄,之后又升任县丞,距今在永城已经为官超过十载。

        正所谓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县丞。大明制度县令一般都是九年一任,但三年会有一考核,正常来说两次考核称职的话,就会获得升迁机会,相反就可能会调任更差的县任职。但县里的县丞主薄除非升迁县令,否则基本上少有调动,有的甚至会一辈子在一个县任职。

        “县尊大人但又吩咐,下官必然赴汤蹈火。”张洪一口干了被中的酒,神情激动的站了起来。

        “坐,坐下说话,咱们都是为朝廷办差,为皇帝尽忠才是。”公孙翊摆摆手一笑,目光转移到主薄胡尘身上。

        “下官胡尘,敬县尊大人。”胡尘见公孙翊看向自己,忙举杯起身恭敬的双手托着酒杯敬酒。说起来这家伙可是个倒霉鬼,因为他是崇祯七年的进士,因为位列三甲排名,所以在京后补待官一年多,好不容易得到实职,得以前往陕西就任一县知县,结果刚坐了两年不到,李自成大军破了县城,他这个县令自然也就做到头。

        好在当时他曾抵抗过,之后城破才逃出来的,所以才没有过于追究他的责任,只是从七品降为正八品品级,这样一来知县的位置显然保不住了,这不又在京城后补了一年多,好不容易去年才捞到永城主薄这个实职,而他的品级则仍然保留了正八品俸禄。

        作为一个外来户,又有几年知县为官经历的胡尘,在永城这一年多,深谙一个道理,那就是混,因为他一来就看清了永城水深,不是他一个小小主薄能够抗衡的。

        “胡主薄请。”公孙翊点点头,同饮一杯,这个人虽然是个混子,但公孙翊却看出这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今后自然用的上,最主要他不是本地人,所以是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卑职韩武,敬县尊大人。”典吏韩武同样是本地人,别看这个人无品级,但在本地却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主,属于官绅子弟的他,少时是个混混,后来捐官得以就任本县典吏。

        “你也配敬本大人酒?”公孙翊目光一凝,鄙视的看着对方,不屑的嘲讽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