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简在帝心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简在帝心 (1 / 2)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啦啦的一群人,直接跪倒在地,三呼喊行礼。想想也奇怪,人的膝盖要是弯了,动不动就跪拜也不觉得难堪,起初公孙翊刚到古代,对于跪拜这样的大礼是比较反感的,但多跪了几次,也就顺其自然了。

        这就好比满清的汉奸大臣一样,天天自称奴才,见到旗人就跪拜,丝毫不觉得当奴才有什么耻辱。不过第一次面圣,行跪拜大礼,公孙翊倒也没有觉得别扭,面对这样的大势,他要是装逼不跪拜,那才是作死呢。

        “平身!”崇祯大手一挥,这才在主位上坐下。一身黄龙袍的崇祯,往哪里一坐,自有一股威严态势,说起来如今的崇祯皇帝年纪并不大,算起来今年也才二十九岁,可谓正当年,风华正茂的年纪。

        但你要仔细看的话,他的鬓角竟然出现了一缕白发,眼中更是透着一股沧桑感,想想这般年纪的一个皇帝,却比寻常人还要苍老,可见他这个皇帝做的有多劳累。

        “诸位都是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才,然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诸位可有安边定国良策?”崇祯上来就直奔主题,直接询问起了满堂的新科进士们,可见他内心对于国家安定繁荣有多么的渴望。而实际上历史上崇祯皇帝在文华殿询问的原话是:“边隅多警,何以报仇雪耻?”

        “启禀陛下,小臣以为当整顿吏治,吏治清明,则国家富裕,边患也就不足为惧。”作为今科应试第一名的邹式金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出列道。

        “退下吧。”崇祯点点头,并未点评。

        没有态度,其实也就说明了态度,很显然邹式金的这个回答,纯属老生常谈,没有丝毫作用。作为主考官的薛国观此刻坐在一旁,见皇帝对自己看好的邹式金态度冷淡,心头顿时一惊。

        “陛下,小臣认为光整顿吏治不足以定边,还当练精兵,恢复九镇边军兵力,则敌酋不敢近矣。”杨琼见邹式金的回答并没有获得皇帝的赞赏,脑筋一转的话,当即出班奏道。

        “朕知道了。”崇祯这会的态度更加冷淡,显然杨琼这番见解,连拾人牙慧都不如。

        接下来又有数人出班奏对,但回答都没有获得皇帝的肯定,不过崇祯也并没有表现的太急躁和不耐烦,毕竟组织殿试问策已经好好几次,他早就过了第一次主持殿试那种为国选拔出无双国士的期盼劲。

        就在前排的新科贡士们奏对之时,公孙翊对身前的陈鼎小声道:“元之兄,抓紧时间出班奏对,你只需要说‘以臣所见,使大小诸臣皆知所耻,则功业自建’,然后阐述一番咱们在济州运河杀贼之事便可。”

        “啊!”就在陈鼎疑惑之际,公孙翊却一把把他给推了出去,而这会魏藻德也正想出班,但见陈鼎站了出来,便只得收回脚步。

        “启禀陛下,以臣所见,使大小诸臣皆知所耻,则功业自建。”陈鼎倒也没有怀疑公孙翊会害他,当下忙应声作答道,接着又阐述了在济州运河上协助公孙翊杀贼,并抓获奸建奴细梁掌柜之事。

        陈鼎口才不错,有些细节他也说的很惊险刺激,并不像崇祯在奏章看到的那般死板简单,所以皇帝听得十分认真,尤其是在听到惊险之处,眼中还闪过一丝忧色。

        “不错,元之实乃大才,堪为国用。”崇祯忍不住发出了一句赞赏,接着目光扫过人群问道:“公孙翊何在?”

        “下臣拜见皇上。”公孙翊听到皇帝点名,这才出班躬身再次行礼。

        “抬起头,近前来。”崇祯由于天天熬夜批奏折,眼睛早就生过眼疾,用现代人说法,就是他已经属于中度近视,若是继续下去,必然会导致更严重的近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