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百万浮财 (2 / 2)
“嗯,封赏是应该的,不过此事还有内情,诸位阁臣待会留下具体商议。”崇祯点点头,接着道:“诸位爱卿,继续朝议。”
如今大明千穿万孔,事情那是多如牛毛,一桩桩琐事说来,崇祯原本愉悦的心情很快就被怒火代替,强忍着脾气的他,一直坚持到朝会结束,这才拂袖而去。
文华殿议事厅。七位内阁大学士六位到场,除兵部尚书杨嗣昌在外督师外,其余六人分别是薛国观,蔡国用、范复粹、姚明恭、张四知、魏照乘分席而坐,相互之间也没有闲聊,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层次,也用不了八卦。
很快崇祯便跨门而入,跟随左右的除了提督东厂太监的王德化外,还有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以及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不用跪了,都坐下说话。”崇祯说罢,便让王德化把刚才的捷报送到了首辅大臣薛国观手中,几位阁臣轮流看过之后,崇祯才继续道:“想不到山西竟然有八家商户是建奴的奸细,如此大事,东厂锦衣卫失职啊。”
“奴婢有罪。”王德化慌忙跪了下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也立刻跪地:“臣知罪。”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次王公弼最大的功劳不是献银三百万两,而是把建奴布置在我朝的奸细给挖了出来,接下来该怎么办,你们二位该知道吧?”崇祯目光凌厉的看着王德化与骆养性。
“奴婢、臣遵旨。”二人恭敬的应声道。
“诸位爱卿,我这里还有一封济州知州韩一光的奏报,这份奏报详细描述了这起奸细案子的起因于破获的过程,可惜的是王公弼的奏报中却只是一笔带过了,独揽如此大功,居心毋庸置疑,但看在他此次有功劳的份上,就不追究此事了。”崇祯随后又拿出一封刚刚接到的奏本,神情淡然的让王承恩递给了薛国观他们。
“两封奏本对比之下,臣认为韩一光更接近事实。不过王公璧身为按察使,他纵观全局,调度有方,一举查抄山东奸细,还是有功的。”内阁首辅薛国观揣摩着圣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薛大人所言甚是,不过这头功臣以为还是该给这名叫公孙翊的士子记上,根据韩一光的叙述,此人不但杀退劫匪,保住进京的粮船,还一举识破奸细身份,这才有了此次捷报。”内阁大学士蔡国用为人刚直,并没有与薛国观一般打马虎眼,直接就点出韩一光奏本上的重点。
“不错,一个进京赶考的士子,竟然有此胆识武艺,确实让朕好奇,不过他的功劳朕先记下了,待春闱之后,若他高中,朕在封赏他便是。”崇祯此时算是记下了公孙翊这个名字。
一个士子能够被皇帝记住名字,这显然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可以说公孙翊所作的这一切,总算没有白费。
大雪纷飞,一夜之间京城上下银装素裹。随着年关将近,以及春闱在即,即便在这样大雪天里,大街小巷依旧是人来人往,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公孙翊,陈鼎、谢成三人经过一个月的赶路,终于在大年夜的前夕抵达京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