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 叙别情命运天地 破礼制认母点婿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1 叙别情命运天地 破礼制认母点婿 (1 / 2)
        元宵节过后,赵福金入住置于蔡府旁边的宅子里。这个宅子虽然不是很大,但前前后后也有近三十间屋子。郑皇后亲自挑选的高班、黄门,再加上赵福金的侍女,数名皇城司宿卫,还有陈副都知,总计二十六人,都住进了这个宅子。

        刚搬进去,有些东西还没收拾妥当,赵福金就领了两个侍女去汴京城玩了。几乎每天都是如此。陈副都知回宫汇报赵福金的情况,赵佶和郑皇后、刘贵妃三人也是无法,只能任期自然,毕竟只有一年的时间,如果赵福金真的看不上蔡鞗,他们也只得让她回宫住,订婚的事也已尽力,不再强求。

        至于蔡府,赵福金是一次都没有去过。蔡鞗倒是来过宅子多次。对于蔡鞗,现如今的赵福金是不太了解的。她从侍女口中知道,以前的赵福金对于蔡鞗印象还是很好的,而自从她穿越过来后,却只见过一次蔡鞗。那还是元宵节当天晚上,宫中设宴,邀重臣参加。而蔡京独独带着五子蔡鞗来宫中赴宴。

        端午节过后没多久,汴京城文人间交相传阅着破阵子和临江仙两阙新词,连勾栏院酒馆戏台都有乐伎咏唱。有的人说是闲居相州的一代贤儒陈大方填的,有的人说是陈大方新收的义子苏天行填的。一时之间,两阙词在汴京轰动一时。

        本来,这两阙词刚在相州流传的时候,因为陈大方是名士,相州百姓都道是陈大方做的,陈大方多方解释,但当时流言已经出了相州。所以流出了两个说法,一说是陈大方作的,一说是苏天行作的。

        赵福金在知道两阙词后,觉得甚是奇怪。破阵子的词明显是南宋辛弃疾作的,临江仙的词是明朝才子杨慎作的,怎么现在才北宋,这两阙词就出现了。辛弃疾和杨慎毕竟名传后世,她虽然历史一般般,但这两个人还是知道的,包括两人的这两篇名作。

        她好好回忆了一下穿越前的场景,再结合这穿越的两阙词,隐隐觉得坊间传的所谓两阙词的作者陈大方和苏天行,应该有一人是她的男朋友徐明。

        这个念头一生,她打算去相州一看究竟。身旁二十多人看着,自己也不会骑马,而且路途遥远,自己穿越过来后,又没出过汴京城,连路都不认识。这些问题她事先是想到的。要想偷偷的走,又不惊动那十多个宦官侍女,只得女扮男装,去镖局花重金押了个镖,而所押标的就是自己。镖局见一白净书生,而且出手阔绰,也没太深究这人的身份,签了镖书,就出发了。

        镖局一行人刚出城,行了不到五十里,就被几名骑着骏马身着束服的人追上了。赵福金一看,原来是皇城司的人。瞬间没了兴致,没等几个宿卫行礼开口,她就道:“行了,我跟你们回去”。

        回到宅子,发现赵佶和郑皇后、刘贵妃都在,三人轮番对她这种私自出城的行为做了批评。

        批评完后,赵佶柔声道:“你要是跑丢了,我们得多伤心呀。虽然爹爹是皇帝,但你要是在半路上碰到坏人,爹爹也很难及时派人到你身边”,说到这轻哼一声,又道:“爹爹知道你心地善良。如果以后你再找镖局护你出城玩,我就把那个镖局的人都抓起来,看你心痛不心痛”,说完朝赵福金做了个凶狠的表情。赵福金道:“爹爹,我以后不私自出城了,你不要惩罚那个镖局的人了”。赵佶笑了笑,把赵福金搂在怀里,道:“就知道我的福金是天底下最善良的女儿”。

        对于这种场面,赵福金近期都习惯了。自从知道了订婚的事后,她一任性,都是三人一起斥责于她。而且每次刚开始都很严厉,慢慢的都会以温和的语气跟她说。这也是她穿越过来没多久就无法无天的原因。她有时候也想,也许以前的赵福金也是这样吧。不过,赵佶和郑皇后、刘贵妃三人对她好,她是心知肚明而且很是感激的。只是她本来就比较任性,但却很善良,再加上穿越过来又是一个公主,才会那样的无所顾忌的胡来。而这些也正是赵佶和郑皇后喜欢她的原因。

        既然出不了城,那就让陈大方和苏天行来汴京。眼珠一转,有了主意。于是,从荷包里拿出一张折叠好的纸,道:“爹爹、娘娘、姐姐,你们看这两阙词填的怎么样”。

        赵佶对诗词书画极有天赋,也极有兴趣。听赵福金这么说,于是道:“爹爹看一看”,说着接过纸张。这纸张上的两阙词是赵福金专门让陈副都知写的,她和苏天行一样,写不了繁体字。

        赵佶打开纸张,道:“这是陈青的字吧”,随即细细品读,又道:“这陈青可以呀,字写得不错,词也填的这样好。真是太好了”,说到这站了起来,把纸张给郑皇后和刘贵妃,道:“你们两个看一看,我朝自从苏轼之后,至今十多年了,还没有人能把词写的这样好”,拍了拍手,道:“陈青好本事呀”。看来虽然这两阙词在汴京城中流传甚广,但却没有传入宫中。

        郑皇后看了看,道:“确实不错。看来咱们以前轻看陈青了。不过官家刚才说苏轼之后,没有人能把词写的这样好。这一点臣妾就不同意了。之前官家还夸齐州李易安的词填的好,现在就忘了”。

        赵佶拍了拍额头,道:“哟哟哟,皇后不提醒我还真有些忘形了。只是李易安乃一介女流,所填的词都是些小巧景致、深闺怨事,没有这两阙词填的豪迈大气”。说完从郑皇后手中拿过纸张,又看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