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抓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抓周
        满月宴结束后,柴老爷子跟着老战友们,慌慌悠悠的上了车,说什么都不肯回家歇着,拉着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们,非要去烈士陵园看看。

        柴明摇了摇头,定了定神,四五斤白酒给他干的头昏脑涨,这种状态是没法陪着家人去游玩了。

        柴家老太见状赶紧扶住自己儿子心疼道:“这孩子,跟他老子一个样,就喜欢在酒桌上逞强。楠儿,我带他先回去了,你们带着耀耀出去玩吧!”

        “嗯,好的妈。你们路上小心点。”许意楠担心的看着柴母扶着柴明上了出租。

        “楠楠啊!咱们多久没有一家子出去玩了?”许家太太笑道。

        许意楠抱着耀耀打趣道:“怎么,跟我爹二人世界过的不幸福啊?三天两头往国外跑的。”

        “咳咳,那是交流,交流。”许家当家解释道。

        “哈哈,老许同志,女儿不小了,都懂的!快走吧!”

        寒来暑往,转眼间耀耀已经降世一年了,在这期间耀耀爸爸的物流公司也操办了起来,忙活了大半年,也算是清闲下来,找了几个靠谱的伙计照看着。

        根据传统习俗,在孩子出生满一年后要进行抓周这项活动,而这项活动当然是由柴老太来一手操办了,地点选在了宋城公园。可谓又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宋城”,两家人靠着耀耀这个纽带又聚在了一起。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

        “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则谓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笔锦绣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对小孩祝愿一番而已。

        通过小孩抓周儿,在客观上检验了生母、看妈、奶妈对小孩是如何带领的,是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因此,有些家长并不迷信,但仍主张让小孩抓周儿,也是这一风俗得以持久在民间流传的原因之一。

        两家人在日月湖边的草坪上铺了一块两米见方的一块红色绒布,上面摆了一本书、一捆红色毛线、一把木锤、一把锅铲、一把玩具枪、一个计算器、一个手机、一支毛笔、一个布娃娃、一包零食以及一枚印章。

        柴明抱起耀耀放在绒布上,耀耀看着前面那么多东西,有点不解,回头睁着大大的眼睛看了看柴明叫了声:“爸爸”语气带着疑惑。

        “耀耀,前面的东西,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吧!”柴明,轻轻推了推耀耀的肩膀。

        耀耀站起来,摇摇晃晃的向前走去,路上还跌了两下,但很快又爬起来,甚是可爱。他先是捡起了玩具枪,柴老爷子脸上一喜,但耀耀拿着上下晃了两下便扔在一边随即脸色又耷拉了下来。继续往前走,捡起了毛笔,摆弄两下后叼在嘴里,又抓起了毛线团,甩开后缠的哪都是,没走两步边跌在了布娃娃上,挣扎两下又把线团缠在了布娃娃的胳膊脚上,强行起身却撑不住布娃娃的重量,累的直喘粗气瘫倒在地。这憨态可掬的样子,全被许意南用相机定格在画面中,一家人乐的不行。

        柴可柴月两姐妹赶紧上前,七手八脚的把弟弟救了出来,这傻弟弟看着别人笑,他也在咯咯地笑,手里攥着毛线团上下挥动,扯了有三四米远。

        “看来,你们弟弟是个当裁缝的料,哈哈!”柴老爷子哈哈笑道。

        “谁说拿线的一定是当裁缝啊,这小子刚才不还叼着笔嘛,我看不如跟我学去,回来当作家。”许家当家反驳道。

        “姥爷你胡说,我弟弟抱着布娃娃,以后肯定女人缘好,我看能当明星!”柴月喊道。

        两家人在这争执着,湖的另一头一个身穿白色Polo衫的青年扶了扶帽子,收起了手中的钓具,嘴角闪过一丝笑意,自言自语道:“不愧是你。”随即,扛起渔具箱向公园外走去。

        “喂喂,前面那人站住,谁让你在这钓鱼的?没看到牌子上写钓鱼罚款五百吗?过来领罚单,诶诶!你还敢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