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 可悲的袁术 (1 / 3)
纪灵被吕布抓到机会一戟刺死,等于决定了这场大战的结局。
袁术军,乃至于整个诸侯军,之所以能在吕布军的强势反击之下坚持到现在,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纪灵的。
如果没有这员袁术军第一大将的出色指挥,单是内部的混乱以及蔡中这样拖后腿的存在,就无法处理。
袁术军在诸侯军之中算得上是‘中流砥柱’,但却远不能与曹军和吕布军相提并论,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更多可靠的中高层将领。
纪灵一倒,袁术军等于支柱倒塌,之后吕布军多支精锐骑兵互相掩护来回奔腾,从多个方向同时发起冲锋,直接将袁术军步阵搅碎,完全成为被骑兵猎杀的猎物。
当然,吕布还没有这么嗜血,对于乱世,最重要的是保全百姓特别是年轻劳力的性命,只要他们愿意放下武器,就能免死。
大战结束,吕布命令全军休整一晚,然后直接南下,向着淮南进发。
淮南之地为了快速拿下徐州,已经精锐尽出,现在能用来守城的也是些刚拉来的壮丁,甚至是老弱残兵,除了寿春城之外,袁术地盘上的所有城池全都兵力不足。
唯一能对吕布军造成阻碍的只有袁术军的水军而已,如此机会,岂能不好好把握。
吕布军骑兵轻易地夺下袁术军的渡头,然后分散军力,全力寻找各种渡船。
袁术军的水军的确更强,吕布也不想直接把海船开进内河来,先让大船队在冀州和徐州之间来回运粮。
但是,大汉时代对于水军的认识,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阻隔淮河的强渡。
因为袁术军现在残余的战力太少了,吕布可以命令将士在极广的范围内,从很多的渡口强渡,只要有两三万的军队**河,袁术军就顶不住了。
当然,想要攻克寿春城的话,不可能只靠这点儿兵力,但是只要三万军队过河,能在对岸的野外一路冲杀,袁术军的水军渡口都保不住,掩护大批军队过河只是时间问题。
所有将领都明白接下来的战术,发起渡河之战时奋通争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