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一箭‘三雕’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一箭‘三雕’ (2 / 3)
        在三国的历史上,陈群也搞出了一套九品中正制的选择制度,对于历史的人才评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不过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只是一种改良而已,根本上还是原来那一套,反而人才品级的评定也完全服务于大门阀大家族,根本没提拔出多少寒门的人才。

        吕布把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大体架构向荀彧进行说明,更加细节的部分就需要这位大才来填充。

        说到底,吕布对三国的历史人物比较熟悉,但对古代官制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甚至荀彧在听完他的大框架之后,对这种官制的内在了解就已经胜过吕布了。

        其实三省六部制与大汉的官制有一定的‘血脉’联系,等于是把‘三省’中的‘尚书省’权利放大,再将尚书省细分为六部,将所有的政务全部归纳于六部之中。

        其他‘两省’的政务部门就只是起到监督与限制尚书省权利的作用。

        “吏部,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工部?”荀彧的脸上满是赞叹之色,“好!清楚明了,权责清楚,比起大汉现行官制有效率得多,更重要的是弱化了祭祀之职。”

        大汉的官职设立其实是从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到秦再到汉沿续下来的,比如说‘司空,司马,司徒’这地位最高的三公之位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的职位。

        在所有的官职中,对神明和祖宗的祭祀以及各种典仪官员就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而且很多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但在乱世,那群搞祭祀的官员能顶个毛用啊,很多‘实用派’的文臣早就心中不爽了,只不过没人能提出一套既实际又成熟的新官制方案而已。

        荀彧立即对吕布刮目相看,由衷拜服,对于完善新官制投入全部热情。

        吕布则借机提出,希望由荀彧牵头,邀请颖川士子前往洛阳共同论辩新官制的利弊并提出建议。

        这种对于大型议题聚集士子广为讨论,对于读圣贤书的士子们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别说春秋时代的各种大型辩论,前汉的汉昭帝时盐铁之议,由皇帝亲自主持,聚集了当时最有名的士子进行讨论,成为儒家最为津津乐道的盛事。

        对于吕布提出的新官制的大讨论,必将成为自盐铁之议后最重要的儒家大型讨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