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为官三思 (1 / 3)
一夜之间,郑东身上的绯袍就被换成了紫色,并受赐紫金鱼袋,算是正式迈入顶级高官的行列。
这是郑东没有想到的,按照他自己的发展计划,这一天的到来,至少要再往后推迟十年才是。
年纪轻轻的就坐上了很多人一辈子也够不着的位置,虽然郑东已经习惯于不去惊讶,但在别人的眼里,这将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郑东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那部传奇神剧《大明王朝1566》,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对他的干儿子冯保传授的为官三思一说。
即“思危思退思变”,后来冯保也是不负吕芳之望,在裕王府给皇孙朱翊钧做大伴,成功将朱翊钧收入囊中。也在隆庆帝驾崩之后,万历新政中与李太后,张居正三人并称大明朝的三驾马车。
话虽如此,可是郑东现在还能往哪里退呢?
当初在洛阳,自己主动请缨前往林邑平乱,不就是为了退到人家都看不见的地方吗?
本来想着能在远离朝廷的地方躲上几年,将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淡化下去,一道请求开办航海学院的奏疏,又把自己给推到了风口浪尖。
关键是,你还不能去责怪别人,因为在武则天的眼里,她下了这样一个任命。。明明就是对郑东的赏赐。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郑东也不想再上书请辞了,只能渐渐按照自己一开始的安排,将事情都交给张九龄以及往后收列门墙的徒弟们来干。
这也算是为大唐培养人才,为华夏崛起出一份力吧。
半个月之后,纪秋灵负责押送的五船物资加上五船水泥便运到了。
郑东提前得知了消息,特意在伶仃洋等着纪秋灵的船队。
伶仃洋,就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那首著名的《过零丁洋》中所写的地名,即后世的珠江口,后世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原名,就叫做伶仃洋大桥。
在这里。。纪秋灵上了郑东的坐船,没有走珠江进入广州,而是继续往西,走崖门水道直接进入工地。
航海学院的主体工程不是教学楼和校舍,而是巨大的作塘,因为郑东不仅要在这里建造学院培养学生,还要在这里建造一座专门的造船厂,来为今后的航海计划打造海船。
既然要造船,那大型的作塘就是必须的,为此,郑东还亲自参与设计并研发了鹤嘴吊,用以吊运大型的木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