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大赦天下谁欢笑
“雪叔!你派人出去看看,外边是怎么回事?”
高枫看外边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但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赶紧叫高雪华派人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丹夏也已弹完广陵散,也不着急吃饭,和顾瑞也一起往外看去,只看到外边鞭炮齐鸣,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不一会高雪华就回来,面带喜色,向高枫回禀:
“世子!皇帝陛下下诏,崇政院签发,大概意思就是明年乃大周立国百年!十年期徒刑至一年期徒刑者,刑期减半,一年以下者即刻释放!减免明年一年田税!诸州县书院,自诏书到时,即刻休学放假!百姓们现在都在庆祝,以谢皇恩!”
“不用上学了?这好啊!”
高枫听到也是极为高兴,他虽然贵为宋王世子,但是也必须去书院上学,沈丹厦只是他私下额外请的老师,他如果完不成学业是不能继承爵位的,虽然他不一定能继承王位,但可封为辅国公!他今年已经中学三年级,而按规定他上完中学就够资格继承爵位,上不上大学无所谓。原本打算再坚持两个月就毕业了,谁承想现在两个月也不用坚持了,竟然就可以直接毕业了!还真是皇恩浩荡!赶紧又安排高雪华:
“让浍滨楼所有侍女乐舞全上街奏乐庆祝!雪叔!看看浍滨楼还有多少鞭炮!全拿出来放了!放完了再去街上买!能买多少就放多少!这事咱高家可不能落后了!”
程风和程雨听了自然也是高兴,他们家有七亩田,大周现在采用的田税制度是六等田税制,而不是前朝按产量多少交多少税粮,还要按人口交丁税和交丝、棉、麻等物产。大周现在只按田地多少好坏分为六等收钱,而不要粮食布匹等,这极大的方便了衙门收税,稳定了税收,不会因为物价的涨跌而使税收大幅度涨跌。只是苦了百姓,以前收了粮食,衙门会直接派衙役直接到家里收税粮,现在要百姓自己把粮食拉到集市上变卖换了铜钱,再交由村镇官员。
天下税田分为六等,一等田每年纳税三十文,二等田二十五文,三等田二十文,四等田十五文,五等田十文,六等田五文钱。一、二、三等田都是每年可以种两季庄稼的田地,按土地肥沃贫瘠划分等级,而四、五等就是每年只能种一季庄稼的田地,而第六等就是林地,山地,草地等种不了庄稼的土地或者边疆偏远地区的土地。
程风他们家现在有七亩田地,都是一等田,每年要交二百一十文钱,免了税田日子会好过许多。
程风听程雨说过,他们家以前有几十亩田地,但爷爷这些年为了养他们两个,还要供他们上学,已经把家里田地陆陆续续变卖掉了,而且爷爷年纪也慢慢大了,种不了那么多田地,现在家里只留有七亩田了。
这些天程风对大周现在的制度也稍微研究了一下,现在的大周虽然有很多改革,比如废除人头税,废除徭役改为以工代役,这些都是仁政,那六等田税制度也是方便了衙门,起到了简政的目的,但是大周并没有禁止土地买卖,甚至鼓励土地买卖,因为土地买卖,要交契税,这可以增加税收。衙门现在是按田地收税,而不看田地在谁手里,田地在谁手里并不影响税收,而且田地大量集中在地主手里,征收更为方便,不怕地主会不交税,地主只会更用力的压迫佃户。
大周由于废除了徭役,需要以工代役,但也是希望用的钱越少越少,所以一般都是等农闲时节用工,而且失地农民越多,农民为了生存,工价也就会越便宜。现在在有的贫苦地方,农闲时用工,衙门根本不需给工钱,每天管两顿饭都有人抢着干。
程风和程雨这时都已吃的差不多了,而他也不想爷爷担心,就想着赶紧回去,就向高枫辞行。
“你们今天是陪爷爷来卖木屐和席子的?可否卖我一些?”高枫看到程风要走,就问道。
“世子大人要多少?席子五十文钱一张,木屐三十文钱一双!”程风看到高枫要买,自然高兴,帮爷爷多挣些钱当然好了,赶忙报出了价钱。
“还好!不算贵!那席子就要五百张,木屐三千双!怎么样能办到吗?”高枫道。
“啊!那么多!这个真的没有,几十双还是有的,那么多真的没有!”
程风觉得这世子大人可是是图新鲜,买个一两双木屐或者席子,谁能想到要那么多,这就算是爷爷加他们两个,做到明年冬天也做不出三千双木屐来,这他怎么敢答应。
“别怕!你们家没有,可以去其他家收嘛!我不管是谁做的,只要质量没问题就行。这样,一张席子我按五十二,木屐按三十一的价钱买,你只需把席子和木屐,送到这浍滨楼就行,雪叔会和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你也不需着急,在冬至前完成就行。”高枫看了看高雪华,然后又看向沈丹夏,说道:
“老师!拿一万钱给程风当押金!”
程风也他如果再不答应,怕沈丹夏和顾瑞两个再拔剑出来,搞出什么事情来,也就连忙答应了。而且这说来也是,如果能做成说不定能挣不少钱,而且现在离冬至还有一个半月,走一步看一步呗!
程风接过沈丹夏递过来的一摞大周宝钞数了一遍,确认是一百张就揣着怀里,他以前没见过大周宝钞,但也不会怀疑这宋王世子会给他假钱,就拉着程雨下楼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