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官银的问题出在哪 (2 / 4)
在后院的大厅内,灯火通明,张旦旦让桂花嫂将她所能找到的各种银两都放于桌上。。又将自己刚刚从库房里拿出来的银子也一并的放于桌上,仔细的观察着,
系统里采矿所生成的银子难道真的有问题?
清代是我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朝廷采取的是放开政策,各省可自行铸造。每省银炉铸造习惯不同,造成了所铸银锭形态多种多样。
而根据制式的不同,清代的银两又分为库银和市银两种。
库银是上缴国库的官银,要求大小一致,铸造规整,有特殊官制标记。一般是在银锭的底部篆刻制造年份,等级,制造地区等等,如“光绪六年”、“真花银”、“银纹”、“苏州”等字样,字戳清晰有力,不太常见于市面上流通使用,
而市银有大有小,有散碎的银子,也有大锭的银子。很多都是各地民间自行融制,制造随意,可以在市场上任意流通。
清朝时库银是作为银本位的的基础货币;而市银则由于其方便性,是作为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张旦旦拿起自己库房里的银锭,仔细的查看,造型确实是与普通的官银,也就是库银的样子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而银子的底部篆刻,立刻就能看出分别来了,张旦旦的这些“官银”的底部没有任何的文字篆刻。
看到这里,张旦旦渐渐的明白了桂花嫂所说的前朝官银的罪名是怎么一会事情。
官银上没有年号,年份,是不可以冒充官银的。
但同时,张旦旦又松了一口气,没有篆刻印字,也不能判定说是前朝的官银。
所以,对自己的这种罪名就是莫须有的。
“没事了,桂花嫂,我肚子饿了,有没有饭吃?”
“好,我去帮你煮碗面吃。”
张旦旦忙碌了一天,安安稳稳的吃了碗面,这才静下来,思量着今后该怎么办。
张旦旦如常早期。打开院门,立刻被眼前的真是吓了一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