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 娘胎里生出的毛病 (2 / 3)
“是啊玥儿,我看着这些百姓苦不堪言,内心多有触动”。“然朝中衮衮诸公,放着那些大户,商人不去收税,反倒是不断的给老百姓加派赋税,这是会**的”。张成愤然说道。
“那就请我未来的夫君哪一天如果执掌中枢了,便还天下百姓一片净土”。徐青玥说完此话便害羞的低下了头。
张成回去的路上便想着,前世历史书上张居正赫赫有名的一条鞭法,不正是解决这赋税制度的办法嘛,只是可惜由于太岳公早逝,没能彻底的执行下去。
张成此时,越想越兴奋,恨不得回去就好好想想,一条鞭法该怎么去实施,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张成回过头来,看着身旁佳人绝美的俏脸发呆,一把将其紧紧抱住,准确无误堵着了其芳唇。
良久,唇分。
原来,明朝后来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其财政危机。
明代的税收几乎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增加,实际上是不断减少,农业税减少,商业税减少的更多。
国家财政困难,导致发生饥荒,没有钱去赈济;发生战争,没有钱支付军饷。没有钱赈济灾民,饥民作乱;没有钱发军饷,致饥兵作乱。饥兵与饥兵结合导致大规模的国内叛乱。
政府军队缺乏战斗力,导致国家既无法消除外部侵略,也无法肃清内部叛乱。财政危机导致军事危机,军事危机导致更大的财政危机,如此恶性循环,明朝最终走向灭亡。
造成税收基数有限的原因是洪武皇帝的财政政策,在其统治期间,确定了税收定额制度。后来也偶尔进行过小的调整,但基本定额从来没有被摈弃。于是以后,不管耕地增加多少,人口又上升多少,生产力进步多少,明代农业赋税始终就维持在这个水平左右。
此外,商业税不断降低甚至在一些地方接近取消的事实是肯定的。但关于商税降低这一点也没有必要多说,因为即便在明初商税很大程度也没有认真征收。商税在整个明代始终都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降低不降低都已经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怎么回事呢?追溯源头,得从朱元璋说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