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太后别院 (2 / 6)
杨士德轻描淡写的说道:“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有些官员听说万岁在西北遇难,心思大乱,所以跑到皇宫这边来闹,要求皇后娘娘出面辟谣,结果引起皇后不快,派出皇城禁军抓捕驱散了这些官员,还在建康实行街禁,凡是官员想到皇宫这边来,统统被拦住。士德幸亏未有官职在身,费了一番功夫,才见到太后。”
“有这样的事?”杨太后听地眉头直皱,很是不满的说道,“哀家就知道,那个商贾女没这个能耐,偌大的宋国,岂是她能担当的起?皇上将国政委于她,实在是太过儿戏!”
杨士德眼神动了动,突然说了一句:“如今建康局势极为不稳,官员们人心惶惶,太后威望卓著,要不和皇后说说,让您出来主持局面,也许情况就大不一样!”
杨太后听的连连摇头:“现在不比当初,哀家在这建康,更像个多余的人,还有那个把哀家放在眼中?再说啦,皇上对哀家偏见很深,若哀家这么做,只怕又被他误会。算啦,如今哀家就想礼礼佛,念念经,心平气和的过完剩下的日子。朝堂上那些事情,让他们自去折腾!”
杨士德笑了笑:“太后到想的宽,看来太后礼佛,颇有所得啊!”
杨太后有些得意,也有些感叹:“那到是,自从礼佛以来,哀家这心气啊,完全平复下来,对佛经中的道理也领悟了不少,这人啊,有时候就该退一退,你争我抢有什么意思?到头来,还不是大梦虚空一场,实在没什么意思!”
杨士德笑容越发明显,恭维地说道:“天下之人,又有几个如太后一般的看穿名利?一辈子蝇营狗苟,无非就是为三餐一宿,和太后这样,放宽一些心思,有多好?就像最近荆湖,江南,福建,广南那些路府的大豪士绅,有必要为了反对万岁的改革,聚众叛乱?若他们想开一些,岂不更好?”
杨太后被这话弄的大吃一惊,身子前倾,紧张的问道:“聚众叛乱,怎么回事?”
杨士德到也不隐瞒,不徐不急的将赵昀改革的内容款款说出,最后才说及因不堪忍受,这些人纷纷起来反抗,因为赵昀亲征入西北,所以国内现在兵力空虚,一片混乱!
“荒唐,荒唐,实在是荒唐!”杨太后脸色激动,“收地归国,还地于民,这样的荒唐事也能做?难道建康朝堂上下这么多人,就没人劝阻皇上,让他胡作非为?”
“这个,到不能说没有,只是万岁的性子您知道,他怕那个反对?只要是认定地事情,万岁就一定去做。从来不管这个事情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唉。说来现在大宋真是一片混乱,情况一团糟。也不知老家那边如何啦!”
“不能这么做,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下去。是要让天下的士绅豪强都来反对皇上啊,皇上再能,斗的过这么多人吗?赢得了整个天下吗?不行,哀家要去找那个商贾女,让她出面制止这个荒唐的决定,不能让大宋地基业就这么败了!”
杨太后一边说,一边站起来,走了两步,又醒悟到什么,有些泄气地坐回椅子上。半晌,才无奈感伤地道:“算了,算了,哀家现在就是一个闲人,还操这个心干什么。再说啦,现在皇上也不在京城,那个商贾女也不敢违背他地吩咐,就算说了也是白说。士德啊,你给哀家说点别的,这朝政上地事情。哀家是不想再管啦!”
杨士德神情如故,转移话题,讲起赵昀所著的一些文章和书集,并就这些文章书集的观点发表一些自己地看法,说的言之有物。语之成理。让杨太后听的动容点头不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