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叛乱根源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叛乱根源 (3 / 5)
        最为特别的是,事功派的学者不仅治国主张面向社会实际,讲究言论方法可应用于社会实际,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在政治上也多是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和昔日临安朝廷背道而驰,因此备受临安朝廷冷落。与此相反,程朱理学却颇为逢迎临安朝廷地胃口,对议和,不那么反对,甚至还多有赞成。这就造成一个现象,朝廷虽然贬斥理学,但也不刻意压制,反任凭其在民间传播,最终在民间形成个蓬勃的学派,反过来影响朝廷对理学的态度。和昔日孔子有教无类,广教学子,最终修正成果到是异曲同工。若非赵昀横空出世,临安朝廷早就要为理学正名!

        但事功派恰恰相反,不仅饱受朝廷打击,就连一般的士子和文人,对其都不太感兴趣,虽出了不少精英人物,但就影响和理学比,如同一头大象和一只狼狗,无论狼狗如何勇敢,和大象一比,还是不够看!因此在临安时期,事功派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特别是陈亮后来主张要给商贾正名,认为农商皆本,对商业不能歧视,要和重视农业一样,由政府出面扶持、发展。此举更是极大地冲击重农抑商地传统认识,简直可谓离经叛道。不仅理学,就连非理学的儒家也对此感到不能容忍。

        双方曾经发生过多次争论,陈亮本人和朱熹更是发生过数次争论,谁也不能说服谁。后来因为官场失意,陈亮等人一直在两浙教导学生,特别是浙东,更是事功学派地大本营。凡是出于浙江的士子文人,学说著作,多少都有些事功派的主张。就连朱熹去了浙东,都感叹这里的民风已被事功派所染,不听圣人所论。虽然如此,但事功派出了两浙,那影响就不够看,被理学远远甩在后头!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赵昀主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儒学不再是正统,其他学派的人才也可以做官,这就大大抵消了儒学的优势。接着理学遭到严重的区别和蔑视,事功派却被大加提倡,甚至赵昀亲自立著,丰富和发展了事功派的理论。不过赵昀的理论过于激进,连一般的事功派学者都有些接受不了,所以被称为激进事功派!

        激进事功派和一般事功派的区别,主要有两点。激进派主张做事单求事功,不事张扬,表面上看没什么,但若换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做事为求成功,可以不择手段。只要不让别人知道就好。和传统事功派地事功伦理差异极大。其二,就是对治国上的义利之辩,激进派认为。治国和修身的道德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以修身的道德标准来看治国。所谓对他国的不义,恰恰是本国地大利。主张义利能并行最好,若不能,取利舍义,认为只有利益才是维系国家稳定,国家交往的最重要依据。这条主张。和第一条主张相比。到颇能让传统事功派接受。

        激进事功派的这两条主张都是从赵昀地著作学说中提炼出来,算是对事功派的一些观点的继承和推进,而且赵昀的许多著作丰富了这派的理论,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加上经过实践,许多方法和观点都得到验证,极大的鼓舞了这派地信心,农商皆本地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可以说,这派学说不仅吸引了不少传统事功派的士人加入。就连其他一些士人,包括理学这边的士子都有不少改换门庭。主管教育的副总理大臣梅,算是这个学派的带头人!

        这一派就是对付保守理学派的先锋,从思想理论到治国方针,甚至为人修身。处家理事。几乎是全方位的对保守理学驳斥贬低。因为赵昀的偏袒和有意放纵,如今这派学说已经逐渐成为建康朝堂的主流。若仅仅如此。还不算什么,最多把这个学派看成儒家地另类发展就是。但赵昀的地归国家,还地于民的政策,可谓极大的触动理学甚至是儒学的神经。

        儒学来源于西周礼乐,维系礼乐有三大条件,一是宗法,二是封建,三是礼乐。其中这个宗法制度是礼乐地重中之重,可说是其他两大条件地根基。所谓宗法制度,就是在家族内部实行一套管理,分配、继承、奖惩等一系列的措施,用来维护家族以及依附这个家族生存地民众利益。而治理整个天下,也不过是这套制度的扩大和发展,所谓家天下,就是这么来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族就是因为占有最多的土地,才能成为王族。宗法制度的核心基础,就是对土地的占有。儒家一贯重农贱商,所以信奉儒家的士人家族,大多占有广大的田地,做为维持家族,控制百姓的手段。虽然科举打破世家门阀对社会的垄断地位,但世家和大族并没有消失,不断有衰落,也不断有兴起。就连那些寒门士子,一朝高中,做了官后,大多也是想着如何壮大自己的家门,繁衍自己的后人,往往用不了多长时间,又一个大族就冒了出来。

        所以对儒家来说,基础是宗法制度,只要宗法制度不破,儒家无论遭到何种打击重创,兴起也只是时机问题。而当今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土地,若一打破这个规则,再加上官府的诱导和鼓励,要不了多久,那些百姓就只知官府,而不知家族,真正刨掉儒家的根!只要土地一归国有,那今后儒家要想发展,除非是改弦更张,将激进事功派作为儒家正宗,将商业和农业并列,甚至更高的位置上。

        不过商业和农业的要求完全是两回事,这样一来,就算儒家的名字保留下来,它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因为传统儒家的理论从根基上遭到瓦解,必将导致后面的一切理论出现问题,相当于重新洗了次牌,面目全非了。若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现在的儒家思想最多在个人修身上有所作为,要想治国平天下,那个,嗯,还是换个思路比较好!

        大部人学习儒家,推崇儒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当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儒家还能有什么影响力?

        这其中的道理,叶谦知道,许多儒家学徒都知道,因为保守理学是当今势力最庞大,理论发展最好的儒家学派,所以也就自然的成为抗争赵昀变革的先锋,成为激进事功派打击的对象。本来依照儒家学派深厚的根基,肥沃的土壤,赵昀地这种改革将会遇到难于想像的阻力,最终夭折的可能当在九成以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