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技术改良 (1 / 5)
沈方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便皱了眉头。“怎么没有标点符号?”
“印刷书籍从来不断句,买书之人可以自行断句。”李主事解释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我讲的这些虽然只是白话,但这铅字如此密集,任谁看都会头疼。以后昌国印刷厂印刷的书籍全部要加上标点。”沈方见印刷厂有铅笔,便将印刷好的纸张摊在工作台上,在纸张上面写了逗号、句号、L型的双引号、顿号、惊叹号、问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并将这些标点符号的用法讲解了一遍。
“要按我的意思,这书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印刷才方便书写数字和各种公式,这竖排版用来看文字尚可,用来讲理科实在困难。不过,考虑到大周读书人早已习惯竖版书,暂时便按你们现在的印刷方式来印刷,十六列,每列四十行。但是我有两个要求,一是要加上标点符号,另外一个要求,不同的语境或意思要分段,每段前面空两个字。现在的铅字已经足够多了,适当的间隔可以让人看起来舒服一点。”
“另外,这铅字印刷不比雕版印刷,需要印刷体才能方便雕刻,我们的铸字工也不用闲着,多做几种铅活字字体备用,比如颜体、柳体、欧体,甚至可以在印刷体的横细竖粗基础之上,加以改良,笔画一般粗细,末端的装饰部分也取消,形成细黑体或粗黑体;也可以将黑体的弯角圆润一些,成为幼圆体;还有就是将印刷体适度拉长,使其更加挺拔,形成仿宋体。”
“什么是仿宋体?”李主事好奇地问道。
沈方无意中说漏了嘴,便随口搪塞道,“这印刷体以宋州之雕版最为精致,横细竖粗,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当地刻匠为了抵抗刻版磨损,加粗了印刷体的竖线和笔画的端点,所以被称为宋体。而仿宋体,则是在宋体结构的基础之上,横竖粗细均匀,并使用了楷书笔画,清秀挺拔,字体瘦长。”
李主事也是博闻强识之人,他仔细想了想,也想不起宋州有什么有名的刻匠,但二公子实非常人,或许在一些偏远乡村的刻匠,别人并不知晓,但二公子却无意中得知。
为了说明这些字体的特点,沈方又在白纸之上用黑体、幼圆、宋体、仿宋四种字体分别写下“昌国沈氏”四个字,这四个字,点、撇、捺、钩俱全,四种字体的特点显示地很清楚。
李主事既然被安排主持昌国印刷厂,自然粗通文墨,对印刷之道也颇为精通,如今见到沈方举手之间便创造了四种风格迥异的字体,如何不让他叹为观止。
王寿光、王可儿二人早就习惯了沈方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天赋,倒也没有太在意。况且这宋体早在昌国技术学院成立庆典时,便由沈方用来书写条幅。
沈方拿起已经干透的印张,仔细看了良久,“李主事,我看在这一块刻板的中间,可以雕刻一些纹路,同时设置可以放入铅活字的空位,用来印刷书名、卷别及页数,将这印好的纸张一对折,无论翻到哪一页,便可以知道页码和所处的卷别,用来检索和查找都颇方便。”
沈方所言只是后世书籍常见的技巧,在雕版印刷中也常见到,只是这铅活字印刷刚起用,许多细节地方,制版工人也没有想到,沈方只稍微提醒,李主事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声称是。
“印完这些科普读物,就印些蒙学读物,印上几十万册,只要大周想要学习的蒙童都可以免费获得,沈氏集团的所有职工,也要求背诵里面的内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