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二章 固本培元(13) (3 / 4)
一月二十日,处理完善后工作后,高勇一行人终于能够返回奉天城。
冬雪融尽,春意盎然,杨柳抽芽,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嫩绿色成为美丽的主旋律。杨修牵着马,沿路缓行。在踏入幽州的第一天,他便从报纸上看到了高勇军大捷俘虏十余万的惊人消息,作为汉人,自然免不了激动不已。可随后冷静下来,才痛苦的现,没有了北方草原的威胁,高勇必将挥师南下!而其威望更将无人可比,包括当今的皇上!
盘亘冀州数月,几乎走遍了绝大部分郡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杨修已经变得麻木。曾经富庶的冀州回来了,以乎外人想象的成就回来了。不管信与不信,杨修亲眼证实了一件事,冀州百姓心中对高勇的拥戴远远过朝廷。
家家户户有田耕种,还能到城镇工坊做工,每月领工钱,秋收的粮食官府还会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房屋、土地这两样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后,普通百姓甚至还能置办家具、新衣,甚至每月吃上几顿肉。这样的生活,在洛阳也不是家家都有的。可在冀州,杨修悲哀的现,最偏远的村镇也能做到。
此外,游历许多城池,除了偶然一次看到军队调动外,便再也没有寻到一兵一卒的身影。诺大一座几万人的城镇,只有区区百余名警备队员负责治安巡防。没有盗贼、没有流寇、没有土匪,好的让人难以置信。唯一麻烦的便是跨州时需要在身份核准牌上加盖钢印。
自嘲一阵。杨修继续上路。目光游走两旁,时而放在绿油油的田野之上,时而仔细凝望田间劳作的农夫耕牛,一派悠然自得,一副田园风情,深深地吸引了身为士子的杨修。
正当杨修心中感慨之时,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前面的公子,敢问是要去哪里?”
停下脚步,杨修回头观望,只见一位头戴巾、身披风衣、面容俊朗的中年骑马追来,“小生要去蓟县访友。老哥风尘仆仆,也是要奔蓟县而去?”杨修极有风度的抱拳施礼。
中年人利落的翻身下马,笑呵呵道:“在下亦是访友,本以为路途孤独,却不想遇到外出游历的公子,在下斗胆,何不结伴而行?”
“哦?”杨修愣了一下,突然哈哈大笑,“好!相逢即是有缘。在下杨过,司州河内人氏。”
中年人面露欣赏之色,“在下徐方,颍川阳翟人。素闻北方各州在高将军治理下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方偏居颖川,只以为北方苦寒,谣言多有夸大。谁知,亲来之后,才猛然觉,谣言反倒是谨慎许多啊!”
“在下亦有同感,高将军的确是不世奇才,如今又取得大捷,实乃朝廷股肱、社稷栋梁。”杨修面不改色的吹捧,好似高勇忠诚的仰慕者。
徐方诧异的望了一眼,旋即露出一丝微笑,“是啊!北方大捷,报上说俘虏十余万,创古今未有之奇迹!左匈奴、西部鲜卑几乎全军覆没,而此役不过动用了高勇麾下三分之一的兵力,历数朝廷名将无出其右,厉害啊!”
“哦?徐兄也对军事感兴趣?”杨修不着痕迹的笑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